预防造影剂在CT增强检查中外漏护理措施.docVIP

预防造影剂在CT增强检查中外漏护理措施.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预防造影剂在CT增强检查中外漏护理措施

预防造影剂在CT增强检查中外漏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CT增强检查中造影剂外漏的预防对策,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于2009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行CT增强检查的7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施救对策。结果742例患者中,有14例发生造影剂血管外渗,严重外渗1例,使用静脉套管针405例,渗漏0例,使用螺旋头皮针337例,渗漏14例,渗漏率4.1%,经过及时抢救与细心护理后,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增强扫描,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高压注射器自动注射速度较快,容易引起造影剂渗漏到血管外,提前做好护理措施和使用静脉套管针能有效减少渗漏。 【关键词】CT增强检查;造影剂;造影剂外渗;预防与护理 在CT检查中,通常会使用造影剂,以明确不同病变部位的形态、大小、密度、边缘、内部结构及其与相邻器官组织的关系,了解病变的病例特点,从而为疾病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帮助。行CT增强扫描时,使用的造影剂较多,注射速度较快,有可能出现渗漏现象。因此,在增强扫描中,有必要采取积极的防治对策和护理措施,保证检查的顺利完成,现将我科的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于2009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行CT增强检察的742例患者,其中男605例,女137例,年龄14-82岁,平均46.3±12.9岁;检查部位:头部294例,胸部152例,腹部221例,盆腔76例。 1.2检查方法 1.2.1查前准备嘱托患者在注射造影剂前禁食4-10h,检查患者是否有心脏病、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等高危因素,询问过敏史,测量血压,进行碘过敏试验,局部无红肿或直径≤1.5cm且无呕吐、恶心、皮疹等则为阴性。准备好急救药品与器械,通知抢救小组做好抢救准备。 1.2.2检查方法使用德国西门子SOMATOM EMOTION 16排CT机,NEMOTO双筒高压注射器;非离子型造影剂采用碘帕醇注射液,300mgi/ml,博莱科信谊药业有限公司提供。静脉套管针为美国BD公司生产的Vialona 静脉套管针,型号为20-22G。造影剂速度为2-8ml/s。螺旋头皮针为Terumo螺旋头皮针,型号为19-20G。两种注射方式均使用高压注射器。造影剂用量以1-2ml/kg计算。 3讨论 3.1CT增强扫描的必要性CT增强扫描能加大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灰阶的差别,提高病变显示率,更加明确的分析软组织结构的细微差异,更加清晰的显示病变组织,显示普通CT无法显示的病变,在诊断上据很高的实用价值。 3.2造影剂血管外漏的原因首先,在行CT增强检查时,高压注射器自动注射速度较快,若压力过大,则可能导致造影剂渗漏到血管外。其次,若操作者未能与患者进行足够的沟通和配合,被穿刺血管情况不佳,如糖尿病患者、老年患者血管硬化或变细变滑、癌症晚期患者血管弹性差等,也可能引起造影剂的外露。此外,高压注射时若阻力较大,也可能发生药液不畅甚至返流现象。 3.3造影剂外露的护理 3.3.1宣传教育询问患者有无心、肾肝病及过敏史等高危因素后,应向患者说明增强检察的必要性,并说明在注射时可能会发生喉部发痒、轻微恶心、全身一过性热感等正常反应,不用惊慌。如果恶心、呕吐程度较重无法忍受或胸闷、呼吸困难,则应及时呼叫医务人员。 3.3.2合理预防应选择合适的静脉穿侧血管和部位,由于采用了高压注射器,注射速度较快,可能引起注射部位发生血管破裂、造影剂外露,尤其是在注射完成1/3-1/2时,因此,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部位血管十分重要。常规可选择上肢肘部正中静脉、手背动脉、桡动脉、弹性较好,较直较粗的静脉,应避免在曾反复穿刺的静脉上穿刺。其次,要选择与注射流量相适应的静脉套管针,等针头进入血管,见到回血后再将针头平行推进少许,将针头完全固定在血管内,固定好连接管与针柄,防止在注入药液时针头滑出。试注药液时,应再次检查回血状况,保证针头完全在血管内。对于血管情况较差,体质偏弱且不能配合的患者,应留专人陪护。 3.3.3发生造影剂外渗后的护理在扫描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一旦发现有造影剂外渗现象,则要立刻中止注射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防止外露面积持续扩大,拔针前应尽量回吸外渗液,用消毒棉签压住穿刺部位,避免血液外渗加重局部肿胀。轻度外渗大多损伤轻微,无需采取专门措施。对于中度外渗,可使用50%的硫酸镁保湿冷敷,也可选择市售土豆一枚,洗净后切片,敷在患处,软组织肿胀的部位应全部敷上,等土豆片干后再换一片,反复进行,直到软组织肿胀明显减轻,通常,在10小时候会有明显的效果,可防止造影剂进一步渗漏,减少对组织与血管的刺激,防止发生静脉炎,也可使用0.05%的地塞米松局部湿敷,既能防止局部组织过敏,又能修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