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60例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护理效果探析
260例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护理效果探析
【摘要】 目的 通过对260例儿童手足口病患者的病情观察分析,探讨应对手足口病这种传染性很强疾病的有利护理措施[1],并且进行经验总结,以便推广。方法 将最近两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60例儿童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护理情况和资料收集起来,进行研究总结,探讨护理效果。结果 260例患儿无1例交叉感染和重复感染病例,除2例严重并发症转上级医院治疗,其余258例患儿全部痊愈出院。结论 我院针对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隔离措施有效值得推广,在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护理中,一旦确诊为手足口病,应立即进行隔离,控制住传染源,从而有效地保护高危易感的人群,予以规范化的治疗与护理。
【关键词】 手足口病;临床护理;探讨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46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15-02
手足口病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潜伏期一般3-7d,好发于0-5岁儿童。是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常呈暴发性流行引起本病的肠道病毒达20余种,以埃可病毒和EV71型最常见[2]。患儿一般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玩具、及床上用品等等引起感染。患儿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密切接触是其重要的传播方式。该病起病急,以发热(体温一般在37.5-39.5℃)及手心、足底、口腔咽峡部、肛周出现散在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儿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症状。严重者可引发脑炎、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2011年4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了260例手足口病患儿,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260例,男156例,女104例。0-1岁18例,1-2岁42例,3-5岁137例,5岁以上63例。其中并发脑炎2例,肺炎3例,心肌炎12例。临床上表现为发热(体温一般在37.6-39.4℃之间),手心、足底水疱,少数蔓延至膝部。口腔黏膜、咽峡、舌唇齿侧疱疹,臀部皮疹多在肛周、骶尾等部位出现,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有少量液体,继而出现溃疡。部分患儿有咳嗽、流涕、恶心、呕吐、头痛、腹痛、腹泻症状[3]。该病多数预后好。严重者可引起脑炎、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流行时可有较高的死亡率。
1.2 护理方法
1.2.1 病情观察 由于手足口病多发于婴幼儿,患儿哭闹现象很多。因此,护士要有耐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口腔溃疡的程度、皮疹消退情况,注意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做好抢救工作,并做好病情记录。
1.2.2 口腔护理 患儿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要保持患儿口腔清洁,饭后用温开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患儿,可以用棉签蘸温开水轻轻地清洁口腔。尽量不用生理盐水漱口,可用康复新液涂抹溃疡处,以促进口腔溃疡的愈合;也可将华素片捣碎成细粉末,清洁口腔后涂抹于口腔糜烂部位。同时可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C,促使糜烂愈合。口腔涂药后,嘱患儿闭口15min,不可马上漱口及饮水、进食,以保证疗效。
1.2.3 皮肤护理 由于皮疹、疱疹可能引起皮肤瘙痒,为保持患儿的疱疹不被抓破,要经常检查病儿的手足指甲,同时及时对患者儿的皮肤、衣服、床铺进行清洗,保持病房床单位整洁干燥和患儿皮肤清洁,衣物要柔软舒适。手足有水疱的患儿,可用无菌针头挑破水疱,用碘伏消毒,敞开伤口,严禁用软膏类外用药涂抹伤口,易继发感染[4]。皮肤护理以外用药为主,对于臀部有皮疹的婴儿,应随时清理患儿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擦药期间嘱家长2h内不要为患儿洗澡。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
1.2.4 饮食护理 患儿因发热,食欲较差,宜给患儿吃清淡、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鸡蛋汤、菜粥等,禁食冰冷、辛辣、过咸等刺激性食物,少量多餐,多喂温开水及热汤。恢复期应添加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每次进食前后,嘱患儿饮用少量温开水,促进创面愈合,吃饭要定时定量,少吃零食,对于脱水、酸中毒的患儿,要给予补液治疗,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
1.2.5 健康宣教 本病目前无特殊治疗方法,做好健康宣教,加强监测是控制病情流行的关键。对住院治疗的患儿应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和饮食调整。处理好患儿用物,室内勤通风,患儿多洗手,尽量不吃生冷食品,多饮温开水、多晒被褥等。
1.2.6 消毒隔离 由于本病的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应将患儿隔离,并做好消毒。一般需要隔离1-10d。我院是一所专科性质比较强的医院,人员流大,为了更好地保护易感人群,我院按照医院感染的关规定,及时启动传染病应急预案,单独设置了手足口病的门诊和手足口病病房,均设置在一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