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呆可以减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发呆可以减压   生活中,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开会的时候,聊天的时候,自己会有一段时间愣神,耳朵明明听着别人讲话,脑子却一片空白,什么也没听见。这是在发呆。   上海心理学会理事冯教授说,发呆是一种专注的无意识。它可以帮助人们减轻疲劳,对大脑来说,是很好的休息。冯教授说,发呆能创造纯净的自我空间,安静的冥想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为组织器官输送大量的氧气和营养,对于减少焦虑有着明显的作用。   据了解,一些处在紧张工作节奏下的白领,很喜欢到某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发呆。例如在上海某网络公司担任主管的江先生常常会躲到一个地方发呆。他说自己经常会跑到海边的一个度假村,关掉手机,和外界断绝联系。每个清晨和黄昏,他就这么一个人坐在海边,对着大海发呆,似乎什么都在想,又似乎什么都没想。几天之后,他就会收拾心情,以全新的状态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去了。   冯教授说,像张先生这样的状态属于有意识的发呆,即迫使自己活在自己编织的世界里,跟外界快节奏的生活隔绝,进行自我放松。找个安静的地方,呆坐一下午,或者跑到一个遥远的地方,对着美丽的风景冥想,都是减压的好办法。      从今年开始,新疆对普通高考成绩不排队(名)公布,不公布考试成绩优异的考生名单。自治区招生办公室也采取了严密措施,不向外界透露任何有关高考状元或高考第一名的信息。自治区招生办有关负责人说,今年自治区“高考无状元”。   但愿这次“高考无状元”是真实的,就怕隔几日,我们的视野中又“无”中生有。   有关教育部门早就提出禁止炒作“高考状元”了,可是,此“禁”从来不灵,由于高考的主要信息出自教育部门,所以,人们有理由怀疑此“禁”多数类似儿戏般的“捉放曹”。“高考状元”的炒作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各省照样有各省的“状元”,而且各个地市县乡同样也有自己的“状元”;有文科、理科“状元”,也有因为单科成绩冒尖的“单项状元”。为“高考状元”树碑、开“高考状元报告会”及各大名校争抢“高考状元”的事情屡见不鲜。“状元文化”真是历久弥新。   在中国,“状元”值钱,在《西游记》中,唐僧成了状元陈光蕊的遗孤――以显示血统高贵。那时的“状元”不像今天的“高考状元”。旧科举考试时代,全国只有一名状元(个别年份多一名武状元),最后都必须经皇帝钦定。   即使如此,所谓的“状元”,颇有“运气”的因素,明世宗在点状元前夕,做梦听见了雷声,醒来后便点一个叫“秦梦雷”的人做状元;慈禧太后在70大寿时点状元,见一个叫“王寿朋”的名字有“我王长寿无朋”之意,就把他从名单中靠后的往置前移为状元。我国最后一名状元刘春霖在科考时本是第二名,由于在皇帝确定名次时正遇上大旱,而他的名字又有春雨如霖之意,于是便被点为状元。   这样,所谓的“状元”不一定都是真正的才俊。《清文稿》上称“立国二百数十年,满蒙人成一甲一名进士者,止崇绮一人。”然而崇绮之无能,却在当时人人皆知,御史刘恩溥极力参劾他。崇绮在奉天做过将军,刘恩溥参其曰:将军崇绮,除不贪贿外,别无所长。   在中国文化史上,那么多的状元又有过多少惊人的贡献?寥若晨星。现代的思想再“解放”的人,一旦崇拜起“赵公元帅”,比谁都乐意祭祀封建传统。   “高考状元”只不过是今日在一种必须的入学考试中的胜利者,高考虽说和旧时的“科考”不可同日而语,然而“高考状元”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侥幸,以在主观及其他因素影响下获得的些微几分而独占鳌头与那些非“状元”并无本质的区别,他们的智商也不见得就比落榜生高。   “状元进校不状元”,是多年来困扰重点高校招生工作的一个难题。事实证明,很多“高考状元”进了大学,便从“精英”变成了废物。探索一种有别于普通高考的、能较全面地考核与衡量考生能力和素质的人才选拔标准和机制,是当务之急。   学习并非是一味地比考试名次。炒作“高考状元”,其实是有些教育部门的私下“策略”,是强调“教育重要”的必需,它为一些教育工作者在评定职称,晋升工资等方面获取诸多实惠而大造声势,是社会上普遍的急功近利的“政绩观”在教育界的反映。树立“高考状元”,是对“一考定终身”的肯定,增强了“惟分数论”版本升级的趋势,是对“素质教育”的反动,它将鼓励或迫使更多的考生在如何“巧妙”地违规上动足脑筋。   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真正的崛起,亟须选拔和发现更多的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素质的优秀人才,而不是急着炒这个“状元”炒那个“状元”,来作为莘莘学子发奋的“动力”。   小莉荐自《杂文报》 4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