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阿Q版张德才和“老实人”回申娃
这实在是一对滑稽的双人犯罪组合――张德才是一个“贫农”,却是“懒汉”、投机分子、“日伪汉奸”“国民党走狗”“强奸犯”,还成了被贫下中农多次集体批判的对象;回申娃是一个“地主”,却勤快、“老实本分”“善画老虎”,从没受到过贫下中农的集中批判,最起码在成为“投毒犯帮凶”前没有被批判过。但是,两个人却最终“搭伙”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毒害“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的惊天大案,并被双双送上了断头台。
2009年7月30日上午,平陆县张店镇前滩村东头,穿过一道开筑在土墙上的大门,一座泥土斑驳的地窨院出现在眼前,一位老太太闻声从一孔黑森森的窑洞里钻了出来。这是张德才的二嫂。
“他活该!每天连老婆孩子也不管,四处晃荡,懒人一个,回家我们从来不和他搭腔,也不来往。”听说我们想找张进才(张德才的二哥)了解他弟弟的事,这位嫂子显得有些不耐烦,“不用找他问,他都老糊涂了,说不出个长短。”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她不断重复的一句话就是“张德才懒”。
可能觉得这样说自己的小叔子不太妥当,过了会儿她又补充道:“德才懒归懒,在村子里可是从来没干过坏事。”
张德才在家排行老三,老大已经去世多年,老二张进才今年已经92岁了。
就在我们刚走出院子准备离开之际,从村东的一条坡道上,蹒跚着走下一位佝偻着上身的老人。“是张进才吧?就是他!”陪同我们的一位村民小声说道。
我们站在原地,静静地望着走近的身影――佝偻着上身,使得他的头只能低垂着面向地面,已经褪了色的上衣也敞开着垂向地面,干瘪的肚皮和根根突起的肋骨暴露在外,干泥巴裹满了从裤脚到裤腰的整条裤子,左手中握着一条由艾草辫成的草绳。
夏季,北方农村的老人经常会将这种艾草晒干,在夜里点燃,挂在门口驱赶蚊虫。
老人脑子的反应远比肢体的反应敏捷。“德才啊?他给人往锅里下毒,被枪毙了不冤。”得知我们是为张德才的事而来,他边说边找了门口一个石头墩子艰难地坐了下去。
张德才“日伪汉奸”和“国民党走狗”的恶名又是从何而来呢?张进才为我们揭开了谜底。
平陆县位于山西省南端,地处晋豫秦黄河三角地带,历来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日本鬼子自然也不例外。当年日本鬼子就在平陆县的张店镇驻守了军队,军队的主要任务是打仗,像维护社会治安这种事情,按照惯例,自然是组织一帮子缺少民族大义的中国人来干。
日伪保安队中也有当地人,谁家男爷们多,自然有人“门儿清”。很快就有人拿着枪找到了张进才:“你家兄弟三人,总得去一个,看着办吧!”
老大有老婆孩子,是家中的主要男劳力,走了,一家人就得喝西北风;老二正当壮年,也能下地干活;想来想去,只有小三儿合适――从7岁到14岁就在村子里晃荡,这时已15岁,没父母,没上学,干不了农活儿,在家里又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开始,拿枪的还不乐意,这么个小屁孩,连枪都拿不动,跟着我们吃白食啊?张进才又是攀老乡又是递纸烟,人家才网开一面。
就这样,“为了混口饭吃”的小鬼张德才便稀里糊涂地成了日伪保安队第三中队的勤务员。这种将脑袋别在日本人裤腰带上的差事自然没有想象中的舒坦,干了5个月,他就跑回了家,又过3个月后,日伪保安队第一中队将他抓走,这次,共产党游击队将这个杂牌中队打散后,将他俘虏,一看是个娃娃兵,就把他放回了家。
要说他跟着日本人干了多少伤害中国人的缺德事,没人知道,解放后对他的历次审查资料中也没有显示。
从情理上讲,“日伪汉奸”这顶帽子,张德才是替张家老大或老二戴的。但是,没办法,谁干的谁就得顶着。
接下来,他便开始了长达数年走马灯似的投机钻营、浪荡混世生涯。
民国30年到31年(1941年到1942年),他在村子里晃荡两年;民国32年(1943年),到国民党顽伪挺进队当兵1个月。
之后,回村又晃荡了几年,1946年,他又加入阎锡山的平陆县“爱乡团”,成为团长胡忠汗的卫士。期间,他“表现积极”,曾亲自将共产党员、农会主席李会文的胡子拔掉,又在团长胡忠汗的指示下,将李会文推入水缸淹死。干了不到5个月,他便挂彩回了家。
休养1年多,1947年,他又参加情报组(所属部队不详)两个月,还当了个小头目――情报组副组长;后到“剿匪青年军”的特务排干了3个月,后又窜到陕州给时任国民党XX自卫队队长的周在章背枪。
大哥二哥各自成家过着小日子,张德才每次“失业”回家,不管到谁家蹭饭,哥哥不说,嫂子还不乐意,自己若能找个营生糊口,总还可以自在些。从小没爹没娘,缺吃少穿,哥嫂又没有能力关照他,从被枪逼着扛起枪,再到一次次毛遂自荐,张德才的不光彩履历越来越丰富。
有饭吃,有坏事干,这大概就是张德才从15岁到20岁的“黄金成长史”。
1948年,张德才彻底告别扛枪混迹军旅的日子,回到了前滩村。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