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路明我是一个想做事、能做事的人.docVIP

艾路明我是一个想做事、能做事的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艾路明我是一个想做事、能做事的人   他的人生不曾与任何常人的轨迹相重合,传奇、戏剧的底色从他创下单人漂游长江先河之初已然早早布下   艾路明:当代科技产业集团创始人/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第一副会长   29岁的艾路明浑身湿漉漉地坐在长江边,惊魂未定。南京漂流队的两个朋友从水面上漂过时望见了他,冲他高喊:“赶快下来啊!”艾路明扭过头,假装没听见。就在不久前,他刚刚又一次在鬼门关前打了个转―这次漩涡遇险前,他在前面的漂流过程中,被岸上的藏民误认做动物打了两枪,一枪在他皮划艇的前面激起半人高的水柱;另一枪,擦着他的耳朵呼啸而过。   他在岸边坐了至少半个小时,不敢下水,“根本没想到会经历这种局面。后来我拖着皮划艇往上游走了很远,想从其他地方绕开这个漩涡,但后来发现不行,于是又硬着头皮下水。这一次也是很悬,几乎是贴着??个漩涡的切线漂过去的。”   尽管在前期做了详细的筹划,但艾路明显然还是漏算了被人打冷枪和遭遇巨大水流漩涡的可能。漂流长江听起来豪情万丈,事实上却时时“和死神跳贴面恰恰舞”―在艾路明漂流长江的前一年,勇士尧茂书殒命金沙江;在艾路明漂流长江的那一年,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的队员孔志毅、王建军等10人不幸遇难……但艾路明依然不打算放弃,“我当时就是想去。别人也许也想,但没有行动,我是想到了就要去做。”   在从宜宾出来后大约10公里处,他遭遇了那个险些让他也折戟沉沙的水流漩涡,皮划艇被湍急的水流快要扭曲成了麻花,艾路明感觉一阵天旋地转,分不清东南西北,所幸一股上升的水流在危急时刻将他和他的皮划艇托起――   31年后,两鬓斑白的艾路明在北京一家人声鼎沸的面馆里一边吃着热辣的重庆小面,一边回忆他的过往,波澜不惊。他的人生不曾与任何常人的轨迹相重合,传奇、戏剧的底色从他创下单人漂游长江先河之初已然早早布下。   无论是弃掉公职与六位同为武大校友的同道以2000元起家,打造今天总资产500亿元、参控股六个上市公司的湖北最大民营企业当代集团;落户农村,担任武汉市新洪村村长20年的同时,以哲学系博导身份执教武大;还是花甲之年仍雄心勃勃地竞选阿拉善SEE会长一职,为此交付80%的时间于公益―企业家、农民、博导、公益人诸多身份汇成一个令人困惑却新奇的艾路明。   他被称为“隐形富豪”,亦有人称他为“布道者”。熟悉他的人则称他为“老顽童”、“扫地僧”―这两个金庸小说里的人物,前者不拘小节,幽默风趣,快乐而自由;后者是隐形的顶尖高手,深藏不露。   “我很幸运,”艾路明告诉《中国慈善家》,“我想做的事,都会在想到以后去努力完成,不做就不行。”   追溯他所称的这份幸运的源头,武汉大学是一个难以绕开的所在。   武大的自由   在1978年踏入武汉大学之前,艾路明曾是一名搬运工人(注:因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中国高考制度在1967年至1976年间中断10年,在1977年恢复),那段经历让艾路明看到社会需要改变,直觉告诉他,做官,可以让这些改变发生。怀着这一愿望,他报考了武汉大学哲学系,在他看来,哲学,是让这些改变发生的基础。一句话,他想做官,不论是乡长还是县长都行。   1981年,48岁的刘道玉被国务院任命为武汉大学校长,成为当时国内高等院校中最年轻的一位校长。刘道玉上任伊始,便打破陈规,主张学生自学,号召学生成立各种学术性社团,“在实践中组成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樱花诗社”、“思想家俱乐部”、“UFO兴趣小组”等一批学生社团在武大应运而生,其中,艾路明和柴晓涌、王铭等人发起创立的“多学科讨论会”,成为当时武大400多个学生社团中的一个标杆。   “……他们受到了爱因斯坦‘奥林匹亚科学院’的启发。但是,无论是在人数上(注:奥林匹亚科学院仅有爱因斯坦、M.索洛文和C.哈比希特三人)或是在学科的广泛性上(注:爱因斯坦、M.索洛文和C.哈比希特三人分别是学物理、哲学和数学的),武汉大学的‘快乐学院’(注:多学科讨论会的别称)都超过了爱因斯坦的‘奥林匹亚科学院’。” 许多年后,刘道玉在他的《大学的名片―我的人才理念与实践》一书中,对艾路明等人发起创立的“多学科讨论会”作出了这样的评价。   “多学科讨论会”的雏形原本是一次次茶余饭后的吹牛行为。1978年改革开放后,社会上涌现出了许多新的学科和思潮,给当时的武大学生带来极大的冲击,他们时常聚在一起就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相互讨论,渐渐地,这种讨论逐渐演变成了有组织的活动。数学系、物理系、计算机系、哲学系、生物系、化学系、经济系―不同院系的学生聚集在一起,把各自了解、掌握的新知识、新观点一一抛出,然后接受其他同学的“批判、诘难”。   在你来我往、唇枪舌剑的辩论中,每个参与者都不断修正着各自的观点,与此同时,也修正着各自未来人生的方向―计算机系的柴晓涌在留学美国后,改读了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