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吉卜林《在城墙上》人物身份构建和语言阐释
吉卜林《在城墙上》人物身份构建和语言阐释 鲁德亚德1865年,死于1936年,在这个时期,英国的殖民侵略逐渐变得衰微。在吉卜林的早期作品中,《城墙上》是重要作品之一,拉合尔老城是作品中“城”的原型,这座老城有12座城门,当时是旁遮普省的省会,后来成为巴基斯坦的归属地。在这里,吉卜林居住了5年,曾经是《军民报》的助理编辑。这部小说主要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穆哈兰节庆典之夜,拉合尔地区的民族主义者打算从英军城堡中将凯姆送他逃出城。但是瓦利“我”受到拉伦的哄劝,帮着辛格逃出了城。按照辛格的设想,他会发动对英国的再次反抗,但是结果他并没有这么做。小说的结局,辛格自己回到了英军城堡,主动去投案。
一、殖民主义者的形象
在吉卜林的以印度社会为题材的小说中,反映英国殖民者的小说占据很大一部分。在这些小说中,吉卜林的殖民主义思想得到了较为明显的体现。而其作品《在城墙上》则将其殖民主义思想表现得更为清晰透彻。作品中写道,英国政府每年都会将新的人员派遣到英印政府,而这些人往往会因为过度劳累、忧虑致死,他们如此操劳的目的是终有一天能够让印度这片土地免于死亡、疾病、战争和饥饿,能够进行自我管理。但这是永远都无法实现的。然而这是一个美好的理想,很多人都愿意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而一旦取得进步时,所有功劳都归功于印度人,英国人则享受不到任何荣誉;而失误出现的时候,英国人就必须进行承担。排除种族主义偏见,理想化的殖民主义者形象从这段话中得到了展现。在吉卜林早期的以印度社会为题材的小说中,这类形象非常多。然而这些形象都是非常理想化的,以至于英国的批评家都对其产生质疑。评论家斯蒂沃特就曾经质疑过这些人物的存在。事实上,吉卜林自己也明白这类形象过于理想化。对官僚主义的描述将理想化殖民主义者的形象完全颠覆了,其中有着对英印政府官僚主义明显的失望。在吉卜林早期的印度题材的小说中存在着这两种描述,显示出一种奇特的和谐。对印度无法控制的恐惧感在这些小说中充分展现出来。《在城墙上》对于印度骚乱的描写正是对这种恐惧感的体现。
大英帝国士兵虽然行为粗俗,但是对于帝国却非常忠诚,而且非常机智勇猛,具有强烈的荣誉感,是十分优秀的战士。在关于驻印英军的所有描述当中,对于英国士兵的这种描述一直存在着。而在对这些英国士兵的描述中,将殖民主义者的血腥和残暴无意识地进行了反映。正是这些描写让读者对帝国主义的真实面目有了清楚的认识。在《在城墙上》中,当印度发生骚乱时,守城的英军各个表现得十分兴奋,期待着大屠杀场面的出现:炮兵期待着上面能够让他们对城池进行轰炸;欠钱的军官希望能趁乱将自己的印度债主杀掉。同那些浪漫化地反映殖民统治的小说相比,吉卜林这类无意识的描写显得更加真实,更加有意义,同时也将他笔下的那些非常理想的殖民主义者的形象颠覆了。在他对那些士兵的情感描写中,类似的颠覆性描写也经常可以见到。
二、身份错位
身份的错位是凯姆1846年的锡克战争,1857年的大起义也曾经参与过。他曾经率领千余骑兵,对英国人进行攻击,让英国人很是头疼;被捕后,仍然被称为猛虎。在缅甸流放多年之后,被押送回印度,而这时的他依然寻找机会,从城堡逃出,再次反抗英国人。在作品中反复提到的能够对反抗力量进行随时镇压的最高政府以及城堡中那能够在半小时内将城堡摧毁的一排火炮,都不是辛格最终放弃斗争的原因。锡克教徒本来就英勇好战,在旁遮普地区,他们曾经建立了锡克教徒国家,并多次将阿富汗人和英国人的入侵击败。通过作品中的叙述者,我们知道在进入城中平息穆斯林和印度教徒间骚乱的军队中既有英国士兵,也有锡克士兵。作为锡克人领袖的辛格一直要反抗英国人,却发现锡克士兵参加了英国的军队,而且为了娱乐的目的去镇压这场骚乱。这让辛格十分吃惊,也使得他的反叛行为自行消解了。在辛格从城中逃出来后,他以前的下属死去的死去,被流放到的被流放,要么就是由于最高政府的镇压被迫躲藏起来,而年轻人要么是参加了军队,要么是到政府里去工作谋生了。辛格没有能力支付给他们薪饷,不能颁发给他们勋章,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只能够面对炮口,壮烈地一死。他写信进行联络,却没有任何收获,显然他不再具有当年的号召力。年轻人更乐意接受英国教育,进入政府行政部门当中,或者参加军队,而不再是进行起义。叙述者同时还指出辛格毕竟已经老了。
凯姆:不用派任何人来看守我了。逃出去也没有意义。这可以说是很大的讽刺。辛格的困惑并不是吉卜林凭空捏造的。在他的《印度日记》中,威廉都不担负责任。印度教徒只对自己的族人忠诚。人类共同生活的高层次理想,他们并不具有,而且缺乏对要同胞负责的认识。正是这样,印度人民的才智、勇敢等都是没有意义的。吉卜林可能对于罗素的观点会有认同感。在印度士邦林立,教派各自为政,相互敌对,这样的印度能够独立吗?在印度人心中,有国家的观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