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刻在黑白琴键上的人生历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镌刻在黑白琴键上的人生历程   一、生命顽强 死神也望而却步      2000年,70岁的叶惠芳教授被诊断患了乳腺癌,亲友学生无不焦急万分,叶教授却泰然处之:手术。“人生七十古来稀”,割掉病灶一样继续愉快地生活。可是出院时的例行体检却发现了“癌症转移”,叶惠芳的右臂肱骨X片显示一块阴影,诊断为骨癌,须立即截肢,否则癌细胞迅速扩散,生命只剩三个月!叶教授惊愕了,不为生命只剩三个月,只为截掉有臂!没有右手,怎能用自己的十指与陪伴一生的钢琴交谈?许多好心人力劝叶教授截肢保命,叶教授断然决定:保留右臂,等待死神。有钢琴这根精神支柱。肉体死,虽死犹生;无钢琴这根精神支柱,肉体生,虽生犹死。这就是钢琴家叶惠芳的生命逻辑。   也许是叶惠芳对事业的执著、对死亡的蔑视,令死神悄然退却。经过几个回合的波折,那一块肱骨阴影被专家最终确认为一般软骨瘤。往后的日子叶教授活得很好,即使有点病痛也是“小菜一碟”。还有什么比“生命只剩三个月”的生死考验更为严酷的挑战?在同道中,和师长辈的李翠贞、同学辈的顾圣婴、学生辈的许斐平死于非命相比,叶惠芳知足了。经过劫难和反思的叶惠芳对艺术对生活充满了感激之情,每天练琴、读书、听音乐、思考、散步、教学,做自己愿意做的事,生活充实安详。叶惠芳教授内心有一个丰富的世界。      二、历经磨难 人生竟如此曲折      叶惠芳1930年10月4日出生于上海淮海中路1200弄43号老宅。叶家原籍福州,祖父是一名中医。父亲叶光甫是叶家长子,毕业于福州的教会学校,自幼受到的是中国传统和西方现代合璧的教育,中英文功底扎实,写得一手好书法,实用知识面宽,同时又具有中国知识分子勤奋向上、清正廉洁的品德,人称“福建才子”。母亲黄兰玉是一位乐善好施的知识女性,基督徒。和叶光甫一样,也是在福州受的教会学校的教育,英文极好,擅弹钢琴唱歌。黄兰玉常年在孤儿院义务教孩子弹琴唱歌,参加基督教会的慈善活动,施舍贫困和需要帮助的人们。   叶惠芳姊妹四人,大姐耀芳、二姐琼芳、弟弟敦和。爸爸是个“严父”,对孩子们的学习十分较真,因此叶家孩子都努力进取。   母亲在家里常常弹琴唱赞美诗,孩子们耳濡目染,都对音乐向往着、憧憬着。这一段遥远的回忆。叶惠芳隔70年翻开它如醇醪一般芬芳甜蜜。   4岁时,母亲和姐姐就开始对惠芳进行钢琴的启蒙教育,稍有长进,家里就聘请了音专的李明珍教授正式教惠芳。李明珍教授系统正规的教学为叶惠芳的钢琴生涯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惠芳从来不因练琴而使大人烦恼,悟性又好,琴艺小断进步。   抗战时期,父亲只身随同民政府内迁重庆工作,母亲带着姊妹四人在孤岛上海苦苦度日,艰苦的岁月惠芳也没有停止学习钢琴。   1945年日本投降,叶光甫被政府派往台湾省任盐务局长兼盐业公司总经理,一家人随父赴任,住在台北。惠芳转学到“台北市第一中学”念书,那里的学生都说日本话,很排斥外省人,但叶惠芳生性和善可人,很得同学喜爱。   父亲叶光甫是个敬业正派之人,台湾省刚从日本帝国主义50年殖民统治下光复,有许多事要做。他整日东奔西走,忙于公务,不和那帮“劫收大员”们同流合污。旧官场上的人都知道“盐务局长”是个“肥缺”,是个敛财晋升的好职位,许多人惦念着,觊觎着。叶惠芳清楚地记得,不速之客把金条和手枪摊在桌上与父亲谈话的情景,那分明是威胁加利诱,显然父亲不为所动。一家人预感到不祥。   父亲依然我行我素地繁忙,经常公出。一天夜里母亲叫醒孩子们说,不好,你爸爸出事了――母亲真的有感应。果然,不久即有电话来告知,父亲在台北至台中的铁路上遇难,很惨,父亲被火车碾得身首异处,据判断是一起谋杀案。父亲死时才45岁。父亲是天,现在天塌下了,这样的灾难降临在叶家,是何等沉重的打击,母亲和孩子们的心头创伤是巨大的、终生的。母亲很坚强,为了孩子坚持好好地活着。   母亲经亲友推荐,来南京中华女中任教,叶惠芳也跟着在女中读书,为期半年。毕竟上海是老家,母亲辗转又回到上海,在“上海进德女中”谋到了教师职位。叶惠芳就是在进德女中完成了高中学业。   母亲黄兰玉尽管为生活而工作得很辛苦,但上海基督教难童教养院的义务教学仍未间断。解放前夕教养院来了一位男孩很有灵气,黄兰玉很喜欢他,教他弹琴,教他音乐基础知识,男孩极具音乐天赋。不久教养院被遣散,唯独会弹琴的男孩被安置在育才学校读书。后来男孩考取了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又直升本科指挥系,最终成了新中国著名指挥家,他就是卞祖善。卞祖善成功后对他的音乐启蒙老师黄兰玉感恩戴德,见面唯下跪才能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卞祖善在“上音”学习时,叶惠芳正在当助教,居然相逢不相识,直到1996年,卞祖善率“中芭”来南京演出,才得以隔40年再度谋面。他在写给叶惠芳的信中说:“我与音乐本无缘,完全是由于令堂大人――恩师黄兰玉老师的厚爱,我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