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级配砂石处理不均匀地基探析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级配砂石处理不均匀地基探析研究

级配砂石处理不均匀地基探析研究   摘要:有很多建筑物会在时间长了发生地基沉降的问题,在不增加地基深度的同时,还要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就必须对地基进行有效的处理,否则,地基的承载力不高,就会引起建筑物的大幅度沉降,而且呈现出不均匀的沉降。本文作者以某采油作业区的一栋筒子楼为例,具体阐述了级配砂石对不均匀地基的改善措施以及施工工艺,通过观察发现,经过改善后的建筑物,其沉降量的指标已经符合国际要求的标准。因此这种措施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关键词:级配砂石;不均匀地基;处理措施 目前有很多高层建筑在进行基础设计时总是会出现基础持力层的高度和方向不均匀,这就造成了基础不能承载软弱层以及残留的建筑垃圾,这样发展下去就很难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现阶段采取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很多,但是以工程造价及安全性等多方面综合考虑,采取级配砂石换填法是处理不均地基的最优方法。 一、级配砂石 所谓的级配砂石指的是使用一定大小颗粒的砂子和石子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被用来做基础或者其他用途的一种混合材料,工程设计的不同也使得其混合比例不同。如果设计中没有明确指出具体参数,则可以参照定额进行配比。一般规范性的砂石垫层使用的是碎石、卵石、圆砾、砾砂、中砂、粗砂以及粒径小于2mm的部分重量不到总重的45%的石屑,去除植物杂物、垃圾后进行良好的级配。在使用粉细砂或者石粉时,应参加一些碎石及卵石,其重量不能低于总重的30%。砂石的粒径要确保在50mm以下。 进行分工级配时期比例是可以测算出来的,一般经常使用的级配砂石垫层有纯砂垫层、7:3的石子和砂子、3:7的石子和砂子等。需要在实验室内将石子和砂子的级配测试出来,然后按照级配砂石垫层的比例进行砂石配比,再次使用同样的样本进行试验,确保静载试验合格后,选择密度最大的一组作为优选组。下表是两组级配碎石施工配合比为:9:5:3(碎石、天然砂、水),其中碎石粒径的级配也明确的呈现出来。 配合比A中对颗粒直径的要求是低于50mm,此种配合有利于实现更加可靠的压实度,同时对于冻胀和塑性指数以及湿软控制小于0.5mm细料含量也有很好的抵抗作用;而B方案经粒径控制在25mm――50mm之间,这种级配可使用与要求不高的地基处理中。 二、级配砂石对不均匀地基的处理 (一)概况 某油田一采油作业区队点迁建工程,建筑面积约2000平米,平面为L形,其檐口的高度为12米,其基础为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加局部满堂红筏板基础,室内外的高度落差在30cm,其所设计的基础深度为1.8米,层高为3.6米,这是一栋办公用的智能建筑,目的在于改善作业区基层队站办公环境,提升信息化程度。该建筑所距离海边约6公里,地质为典型的滩海滩涂土,建筑地址周围分部着地势低洼的鱼池、沟壑等。该工程于2013年6月开工,开槽时正逢雨季。 据地质勘查院作出的报告显示,其有三层土层,第一层为表层杂填土,主要为褐黄色至灰色、且非常干燥、松散同时还含有较高的盐碱。第二层为淤泥质及以淤泥为主的软土层,主要由淤泥和淤泥质粘土构成,含水量40%-60%,属高压缩性、低强度、微透水性、高灵敏度的软弱土层。第三层为老土层,主要为粉质粘土,其拥有者该区标准的承载力值:100kPa。此次工程就是将基础持力层设计在该层上。 程动工之后,基础挖至设计要求标准高度时,用10KG的套锤、ф25的钎径做普通钎探,落距为0.5米,探数据显示无论是L形的东部,还是L形西部都没有好的持力层存在,,其中最软的西南角落,即地宫和阅览室所在的区域,一锤就下去了两步(60cm),该地质地质极不均匀。在进行一次验槽以后,并取得勘探、设计部门的同意后,经过多方讨论,针对该地段下部软基的主要特征,表层淤泥较薄或粉砂层含淤泥、且其下卧较厚的淤泥的地段,确定了换填的处理方案。初步主要处理方案为:清除表层淤泥或填土,至老土层后应用1:1级配砂石(沙与石头的重量比),填至设计标高。每30cm为一步,采用机械或重型路碾或载重汽车反复碾压,待压密后,经埋盒法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换填和碾压。 在原有的设计标高上再将地基加深1米,此时,大部分区域出现了硬土层(第三层土),但是在西南部区域,即地宫和阅览室所在的区域任然没有出现,这同地质勘查报告中的内容有一定的差异,正因为如此特别邀请了岩土工程技术方面的专家同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及勘探单位进行了严格的二次钎探,并且仔细的观察了基槽侧壁的土层变化。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在阅览室、地宫所在的轴线区域,到3层土的距离还有100――300mm;有部分上层滞留型地下水存在于基槽局部。地基尚处于第二层和第三层土之内,由于受到槽底设计高度的影响,使得这两层土的承载力均低于设计值,因此,如果不对地基进行必要的处理,就会应为地基的承载不足而导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