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综合ICU医源性皮肤损伤预防和护理.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综合ICU医源性皮肤损伤预防和护理

综合ICU医源性皮肤损伤预防和护理   【摘要】目的:对综合ICU的医源性皮肤损伤进行探究,分析其原因,并对症做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60例医源性的皮肤损伤患者采取护理措施进行预防和护理。结果:探索目前发生皮肤损伤与下列因素相关:各种固定器具(16.6%)胶布25例(41.6%)、皮肤消毒剂10例(25.2%)、监护设备10例(16.6%)。结论:正确使用胶布、皮肤消毒剂、监护设备等,规范护理流程,可有效对医源性的皮肤损伤进行预防,也可避免产生并发症[1]。 【关键词】医源性;皮肤损伤;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12-111-02 因医疗操作不当、仪器故障造成的皮肤损伤,称之为医源性的皮肤损伤[2];综合ICU专门收治重症患者,根据不同的疾病实施护理。在其中的患者,一般都是两个及以上脏器功能衰竭,所以要对病患采取体位限制[3]。护理过程,患者因病情需要使用不同的固定器具或经常会使用胶布或更换敷贴,容易导致皮肤损伤,大部分皮肤损伤皆为病源性损伤。为了预防其发生或能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患者皮肤能早日恢复,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60例医源性的皮肤损伤患者采取多种防护材料和护理措施进行预防取得一定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689例重症患者,60例患者产生医源性的皮肤损伤,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6~82岁之间,平均年龄(35±3.65)岁。疾病类型:多发伤11例,腹腔脏器闭合性损伤17例,脑挫裂12例,感染性休克16例,COPD4例。皮肤损伤愈合需2~10d,平均5.6d。 1.2方法: 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30例医源性的皮肤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发生病源性的皮肤损伤原因。 1.3诊断标准: 医源性造成的皮肤损伤,多为急性损伤,其判断标准为:I度:皮肤局部出现痛、红、热、肿情况,但皮肤完整;II 度:皮肤表面有水泡出现,破溃有红润创面;III度:溃烂面扩大,表面伸出黄色液体,表皮组织坏死。 2结果 在30例医源性的皮肤损伤中,发生原因是下列因素:固定器具15例(25%)、胶布25例(41.7%)、皮肤消毒剂12例(20%)、监护设备8例(13.3%)。其中I度损伤有53例患者,II度及以上损伤患者7例。 3讨论 3.1分析医源性的皮肤损伤原因 3.1.1固定器具: 在ICU患者常因为病情需要,使用各种固定器具,如肋骨固定带、腹带、颈托、四肢固定支具或石膏等,在使用过程中患者由于病情原因体位受限制、局部或全身皮肤的水肿或原发的皮肤损伤在固定器具内,从而导致固定器具的边缘、受压处或器具遮挡的部位皮肤出现压痕、压红、硬结并可发展为局部皮肤出现水泡、破溃或皮肤发黑坏死情况。 3.1.2胶布: 胶布所导致的皮肤损伤,表面有红肿迹象,有水泡形成,或者皮肤表面有溃烂情况。胶布导致皮肤损伤的原因的有:皮肤过敏,在胶布中的乳胶颗粒,很可能会导致部分患者过敏。在患者的伤口边缘、胃管鼻翼处、气管脸部插管处,患者很容易出现过敏情况,自觉感知皮肤有瘙痒症状,逐渐发红,继而出现水泡,在撕开胶布之时,水泡破烂,产生皮肤溃烂症状;胶布的张力损伤,这种症状主要是采用胶布固定伤口敷料、留置针等,患者皮肤水肿或儿童皮肤较娇嫩,因皮肤水肿或腹胀后导致皮肤张力大、变薄,留置针使用时间过长,胶布粘黏时间长,都会直接影响肌肤透气效果;使用胶布方法错误,在使用过程中,单纯的注重固定效果,而忽视了张力对皮肤的影响,也会导致皮肤损伤;在手术后使用弹力绷带止血是较为普遍的方法。但因绷带的粘黏性强,若是长时间包扎,绷带难以脱离肌肤,在强行剥离绷带之时,极易造成肌肤损伤。绷带张力过大,也是导致皮肤水泡产生的主要因素[4]。 3.1.3监护设备: 监护设备的导联线,在监护过程中,患者因为翻身、活动等因素,将导线压于身下,长时间导线贴近皮肤,会导致皮肤损伤。经常是胸部、背部呈曲线状受损,皮下组织有淤血,形成肌肤水泡;心电监护电极片的粘性物质一旦接触患者皮肤时间过长,很多患者易出现过敏症状,瘙痒,继而发红,形成水泡。粘黏时间越长,导致损伤的几率也会越来越大;血氧监测,对血氧的饱和度监测时,需要用钳夹住手指,长时间夹同一手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手指损伤,手指变形,严重的还会导致指端坏死[5]。 3.2护理对策 3.2.1固定器具: 在使用固定器具时尽量选用透气性好的固定器具,并在固定器具区域皮肤处垫小棉垫,这样能减小固定器具对局部皮肤的压力,每班对能够拆开的固定器具进行短时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