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高职学生心理特点和人才培养
浅议高职学生心理特点和人才培养 高职高专学生在我国是高考考试中以最低录取分数线进入高等学校的,这是不争的实事。近二年来为了解决高职院校招生,又增加了由高职院校自行命题考试,就可以视为高考的“单招学生”,这批学生相对于参加了高考的学生来说,其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上更有明显不足。更何况很多学生读职业院校并非是自己的爱好与志向,往往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这就对高职院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高职院校首先要看清目标:我们不是要培养出栋梁之才,也不可能把小人物培养成大人物,但也不是仅仅让学生们都有个“文凭”!而是要确立怎样把学生培养成不仅具有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而且具有职业兴趣 、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等职业素质的“准职业人”,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一、高职生的心理特征
1、“混文凭”心理:国情决定学生心情:产业链决定了美国需要大量本科生,高待遇决定了德国的年轻人向往职院。我国,高考分数决定文凭走向,而文凭决定就业。故高职生坚信“文凭决定论”:只要文凭不要知识――混文凭现象普遍。
2、对未来恐惧:“文凭低,前途渺茫”。故:入学教育应多宣传专业的特色与光明前景。
3、失败者思维:“不是说大学都很自由吗,干嘛要晚自习?”玩游戏、看肥皂剧时感动得痛苦流涕,对班集体的荣誉却无动于衷;往往更关心明星、偶像的行踪与命运。等等
4、沮丧与自卑→激惹与愤怒: 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使他们感到世界的陌生与自己的无助。原有的理想、价值、信念往往会因一件小事便荡然无存!
5、猜疑与孤独:新生提防、猜疑心很重。由于自我中心,不会关心他人,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往往不能适应新环境。
6、自制力差,抗诱惑力差:本我力量强大,超我往往不足。
7、荷尔蒙过剩:需要“疯狂发泄的时间与空间
8、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有故事的人!童年遭遇往往决定一个人一
生的性格。启示:班主任工作要细,要个体化。
9、出身差异:全球化时代长大的90后城市孩子,和一个欧美、日韩青
年的穿着、爱好都如出一辙:牛仔裤、T恤衫、可口可乐、互联网、MTV、MP3、NBA;女孩还有披肩发、低腰裤、露脐装、艺术照、肚皮舞、拉拉队、写真集……等等。
10、渴望外部“大世界”认同自己的“小世界”。 ―为教育提供了可行性机会
11、“喜新厌旧”:对传统的东西嗤之以鼻,对新鲜的东西敏感。启示:能不能“寓教于时尚”?
12、习惯特点:现代人尤其是90后已经不大会面对真实的事物,而更习惯于观看影像。故:多媒体更符合学生的“口味”!但不宜过分迁就学生,该接触的事物和操作一定要接触、要动手!
13、应试教育对高职生的巨大束缚:现在的高职学生有四个不敢-不敢离开书本,不敢独立思维,不敢发言提问,不敢自己动手。四个看重-对分数十分看重,对文凭十分看重,对身材十分看重,对娱乐十分看重。四个丧失-对学校丧失好感,对教师丧失敬意,对学习丧失兴趣,对自己丧失信心(甚至对社会丧失责任)。
14、其它:【美】史密斯1890年著《中国人的性格》举了许多例子证明中国人除了有勤劳刻苦、顽强生存、节俭礼貌、仁爱孝悌、知足常乐等优点外,还发现中国人有保全面子、漠视时间、缺乏公心、缺乏诚信、拐弯抹角(不直爽)、易于误解、相互猜疑、因循守旧、顺而不从等不良性格。到100多年后的今天看来,还真有现实意义。
如“顺而不从”,就是说当面都答应得很好,不会反驳你,但就是不会切实地按规定去做。不相信别人、不相信规则,你说你的,我做我的。至于缺乏公心、缺乏诚信、易于误解、相互猜疑、因循守旧等等,大家想想:是不是比比皆是?启示:我们自己都“顺而不从”,何况学生?相反,学生可比我们更“顺从”哦!
二、教师的身份与角色
1、是国家意志、学院意志的执行者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才培养就是国家意志、学院意志与学生个人意志的融合与较量。国家和学院都有其目标与要求。在当今这个“个人意志最大化”的时代,想坚持国家意志、学院意志的教师真的很难,往往来不及注意方法与分寸,便发生了师生冲突,事后又常常被误认为是教师个人意志(甚至是“个人品德”)与学生意志的对抗,从而挫伤教师的教学热情,不利于人才培养;对教育教学工作敷衍应付的教师,表面看来师生冲突少,却因基本上放弃了国家意志、学院意志,更不利于人才培养。
2、是主流文化的传播者
是宣传队、是播种机、是引路人、是保护伞。
3、是社会人,更是“单位人”
人们都是通过对单位的忠诚工作来换取自己的生存,单位越发达,人们的生存空间越大,生活质量越高。要想当个好丈夫好妻子好家长,很大程度上必须首先当个好“单位人”!
故:教师必须把握好教师“角色”:使自己的个人意志统一于国家意志、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