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教学论文: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探究学习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农村小学 科学课 探究学习 实施途径
【摘要】农村的孩子们天天与鸟兽鱼虫、田野草木相伴。广阔的乡村为小学科学教学提供了十分丰富的资源。科学课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的将学生科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利用身边的资源来优化科学课课堂教学。
(一)立足教材,在大自然中培养探究能力
(二)从农村生活实际出发,培养探究能力
(三)利用科学知识,在科技兴农中培养探究能力
(四)通过实地考察,培养探究能力
(五)在家庭生活中通过种植、饲养等活动培养探究能力
(六)通过参加农业实践劳动,培养探究能力
【正文】
农村虽然远离都市,没有城市的喧嚣与繁华,但农村的孩子们天天与鸟兽鱼虫、田野草木相伴。广阔的乡村为小学科学教学提供了十分丰富的资源。科学课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的将学生科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利用身边的资源来优化科学课课堂教学。
(一)立足教材,在大自然中培养探究能力
作为教学开放性理念之一的教材观给广大教师提供了无限创造和发挥的空间,“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已被广泛认同和接受。但是教科书中的知识的组织方式和编排方式有一定的逻辑顺序并且教材中的知识体系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因此教科书仍是科学课教师的主要的凭借。因此,教师要把握教材的内部联系,单元教学内容相互穿插,利用探究学习拓展教材走向大自然。因此,科学课要立足教材,从孩子们身边的自然事物学习,在大自然中培养探究能力。
1、利用非生物资源,探究问题
农村自然条件的优越性还体现在非生物资源方面,山川大地在哺育我们的同时,又给学生提供了众多的探究材料。如,在《卵石的形成》教学中,组织学生沿河流的两岸,进行观察和发现:在下游流水的流速比较慢,河滩上有许多光滑的卵石。在中游,水的流速比较急,河滩上的石头较大,较光滑但不圆。在上游,水的流速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山脚下河道中有许多棱角分明的石头。从考察的情况推测卵石的形成,卵石是在流水搬运过程中经磨圆作用形成的。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亲身经历实践的经验不仅巩固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而且还有利于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并且拓展教材走向大自然,使学生开阔了眼界。
2、利用生物资源,探究问题
农村是一个天然“动物园”。在农村中各种动物应有尽有,为增强学生的分辨能力,可就地取材,以认识自然界中的鱼、昆虫、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动物的各自特征。如上《昆虫》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野外捕捉昆虫,然后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昆虫的身体,知道昆虫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胸部有三对足。这样,学生利用生活环境中的常见例子归纳出动物的特征。学生在一定实践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在进行课堂学习探究时,学生就容易提出问题,进行探究活动,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自然事物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农村不仅是天然动物园也是天然的植物园。花、草、树木、庄稼、蔬菜等在农村中无所不有。教师可根据科学课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植物优势,课堂效果就会显而易见。如,《茎的教学》教学时,剪一只柳的嫩条,把枝的嫩条浸到红水中,过一段时间,看到叶脉渐渐变红,纵切后看到一条条红线,证明茎内有很细的管子,有运输水分的作用。通过植物教学,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必然得到提高。
(二)从农村生活实际出发,培养探究能力
科学课提倡让学生真刀真枪的探究。由于农村小学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教育经费的不足,没有相关的仪器设备和探究材料去引导学生亲历科学,但农村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据调查分析,小学科学课本中涉及的有关内容,在大自然中有80%都能找到,没有的20%也可以找到替代品。因此,教师可根据农村生活的实际,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让学生从社会生活实际中获得科学知识,使学生感到科学就在身边。农村中常用的工具也是学生探究的开始。这些工具不仅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材料,而且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培养了探究能力。抽水机是最常用的农用机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抽水机来认识大气压的作用。在学习《杠杆》时,教师利用锄头、剪刀等工具引导学生探究,从中发现杠杆的工作原理、以及它的妙用。牛车、自行车等运输工具引导学生对齿轮的探究。再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小狗是吃奶长大的,对此产生了兴趣,提出“小鸡为什么它不是吃奶长大?”等一系列的问题。教师可以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从而使学生对哺乳动物、鸟、爬行动物认识得更加清楚,也能区分它们的各自的特征是什么。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理论指导学生掌握知识更加牢固。活生生的现实,不仅为农村小学科学课的学习提供条件,也弥补了器材不足的缺陷。因此,教师如果充分利用好农村的资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培养其探究能力。
(三)利用科学知识,在科技兴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答案.docx VIP
- 2018年版《广东省安装工程定额说明及计算规则》C.4 电气设备安装工程(上).pdf
- 医疗器械质量记录管理制度.docx
- 规范《GB11586-1989-巴拿马运河导缆孔》.pdf
- 2025年党支部书记学习教育专题党课中央八项规定专题党课讲稿(严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看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docx VIP
- 2025年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有答案.docx VIP
- 公开课必备大班绘本数学《一寸虫》.pptx VIP
- 某生产基地工程厂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新旧对照表.pdf
- 20道浙商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合规专员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常问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