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咸丰土司遗址调查报告.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咸丰土司遗址调查报告

咸丰土司遗址调查报告何继明(咸丰县文物事业管理局,湖北 咸丰 445600)摘 要: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元明清时期,唐崖、龙潭、金峒三大土司统辖咸丰。2013 年,国家文物局正式确定咸丰唐崖土司城址与湖南老司城、贵州海龙囤联合申报 2015 年世界 文化遗产,为配合申遗工作,咸丰文物局、申遗办、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唐崖考古队联合对咸丰境内有关土司遗址 进行了调查,对咸丰境内土司遗址现状有了清晰认识。关键词:咸丰;土司遗址;调查中图分类号:K87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332(2014)04-0020-06“土司制度”是 13-20 世纪中国元、明、清王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委任当地首领担任“土司”、 世袭统治当地人民的一种行政管理制度。土司制度是古代中国作为多民族统一国家,在民族管理模式发展成熟阶段形成的极为系统和规范的少数民族管 理制度,具备完整的职官体系,以及各级土司的义务、授职、承袭、贡赋、征调、奖罚等规范。土司制度秉承了古代中国延续两千余年的“齐政修教、 因俗而治”的多民族国家治理理念,在此前的“羁縻”管理方式基础上,强化了职官体系、管理方式和责权规范,促进了该历史时期中央政府与边疆少 数民族间的利益平衡和共同发展。咸丰土司制度形成于 14 世纪,共有三大土司,分别是唐崖、金峒、龙潭,其中,唐崖土司辖西坪、 菖蒲左右二司。2013 年 6 月 19 日,由省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飞带队,县文物局、省考古研究所唐崖考古队参与,对咸丰县所有 土司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为期两天,重点是各土司遗址的衙门区、城墙、墓葬区及遗物,形式是实地踏勘与访谈结合,较为全面地掌握了我县整 个土司概况。唐崖土司城遗址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而为世人瞩目,现就咸丰土司遗址作简单介绍。图一 恩施土司分布图一、金峒土司金峒土司遗址位于黄金洞镇以南,东经109°07’42.7”,北纬 29°55’58.8”,海拔 619 米,土司为覃姓。据民国版《咸丰县志》载:“元即置安抚司, 属施州,明玉珍僭为五路总管府。明洪武四年(1371)金峒安抚司覃耳毛归顺,寻叛,二十三年(1390)定其地,宣德三年(1428)令领石关峒长官司、西————————————收稿日期:2014-06-12作者简介:何继明(1969-),男,湖北咸丰人,文博馆员,咸丰县文物局局长,研究方向:文物管理与保护。20咸丰土司遗址调查报告坪蛮夷长官司,隶施南宣抚司。”另据《雷思霈方舆书七覃土司属地》记载:“金峒古蛮夷国,春秋蛮与 罗子共败楚师,师复振,遂属楚。秦昭王伐楚取之属黔中郡,汉属武陵郡,唐属黔中都督府,宋为磨磋洛地,元属施州...”。至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 归流止。整个遗址总面积约为 2 平方公里。考察组在当地一位王姓老人(85 岁)带领下,查看了当地一直传说的衙署区、川主庙及墓葬区。 衙署区已全部被茶园覆盖,无任何遗迹可寻了,仅能在川主庙遗址上能看见部分残垣断瓦。墓葬区在八十年代初修建学校时破坏。据现场目击者介绍, 出土器物有瓦罐、簪子等,目前仅遗留几株枫香树环绕在墓葬区周围。不同于其他土司遗址,石质构件发现极少,由 此推断金峒土司以木质建筑为主。曾于大悔寨出土“金峒安抚司印”,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金峒安抚司安抚使覃氏(施南司属)治所:金峒安抚司,元置,司治在今湖北咸丰县西北。 族属:安抚使覃氏,土家族。图四 衙署区承袭:1、覃耳毛4、覃邦舜2、覃璧5、覃廷建3、覃世英图五 金峒安抚司印二、龙潭土司龙潭土司城遗址位于咸丰县城北 30 公里处的龙潭河畔,东经 109°07’22.0”,北纬 29°49’29.5”, 海拔 545 米,土司为田姓。在清坪区龙潭司乡龙潭司村,据当地一黄姓老人介绍,此城东西长 400 米,南北宽 500 米,坐北朝南。共分正门、过厅、大殿 “三进”,建有粮仓、练兵场、官庙、三虎庙等。龙潭土司历史悠久,据《咸丰县志》记载:“元至正六年(1348)即设置安抚司,至改土归流止。” 考察组进入衙署区(现为小学校),最先进入视野的是一对石狮,一公一母,雄壮威武,栩栩如生,仔细观察,上刻有明确纪年“清乾隆二十七年”,可 惜,左侧石狮被学校在“普九”中刻下了“一九九九年重建”字样,不能说不是遗憾。操场堆放有一柱础,四周刻有雕花,极其精美,是典型的明代官 式做法。长期经历日晒雨淋仍无毁坏,雕刻清晰可见。考察组当即决定收藏。在黄姓老人的带领下,沿公路下来到一片菜地,21图二衙署区遗址图三 墓葬区《三峡论坛》2014 年第 4 期,总第 276 期上面还保存着几块石板,和唐崖土司城的形制差不多,一路走下去,能不断发现石质构件和院落遗迹, 比金峒土司遗址要丰富很多。龙潭安抚司安抚使田氏(散毛司属)治所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