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例麻风反应病人的处置及护理体会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3例麻风反应病人的处置及护理体会
马迎春 永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672600
【摘要】 目的:通过对麻风反应病例的正确处置和综合护理,尽可能减少麻风反应对患者机体的损害,避免因麻风反应导致畸残发生或加重等危害。方法:对永平县近几年发生的3例麻风反应患者的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治疗处理、临床及心理护理措施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麻风反应患者均得到及时有效处理,未发生可见性畸残。结论:在对患者进行规范的抗麻风反应治疗的同时,加强重视人文关怀,提高沟通交流技巧,积极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是预防或减少麻风反应发生、提高麻风反应治愈率、 降低致残机率及危害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麻风反应;处置;护理
病例1:喻times;times;,男,45岁,于2009年2月左膝关节上方出现一约3times;2cm大小斑块,并渐感麻木、闭汗,继之双上肢肘关节以下至指尖、双膝关节以下至足尖出现麻木并逐渐加重,于2010年3月前往大理和平医院就诊并按日光性皮炎治疗无效,由其在县医院工作的亲戚报病至我科。经临床检查及皮肤涂片、病理检查等,该病例于2010年4月被确诊为BL型麻风,并给予MDT.MB三联化疗(2年)方案[1]进行抗麻风治疗。经规则服药12个月后,上述症状明显好转,全身皮肤深度着色,无活动性皮损。双侧耳大神经,双侧尺神经,双侧腓总神经粗大,质软,无压痛。实验室检查BI:1.75。疗效判定:显著进步,疗中无麻风反应和药物副反应发生,嘱继续规则服药。2011年5月26日患者来诊,自诉手足关节疼痛伴发热已2周,曾在当地诊所按感冒治疗,效果不佳,继之出现畏寒、乏力、不思饮食,面部及四肢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结节。查体:面部及四肢远端轻度水肿,面部有数个蚕豆大小暗红色结节,背部及四肢有数十个鲜红、暗红、褐色蚕豆大结节,触痛,质地较硬。双侧耳大神经、双侧尺神经轻度肿胀,质软,无明显压痛;双侧腓总神经中度肿胀,质硬,有明显压痛。眼结膜充血,流泪,心肺听诊(--),肝脾不肿大。诊断为BL型麻风联合化疗中II型麻风反应(表现为结节性红斑)。治疗:口服反应停(沙利度胺)400mg/d,顿服,泼尼松40mm/d,顿服;可地松眼液滴眼1~2滴,每天3~5次;同时继续MDT.MB方案治疗。由于该患者属家庭中主要劳动力,平时做重体力活动较多,故分析其劳累过度是麻风反应发生的主要诱因,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反复强调保证充分休息的重要性,建议患者避免劳累,同时加强营养,低盐饮食。服药1周后全身症状、关节疼痛明显减轻,体温正常,结节逐渐消退,疼痛消失,服药2周后关节已无疼痛,面部、四肢水肿明显消退,眼结膜充血消退。服药1月后,所有反应症状控制。之后开始对反应停、泼尼松进行减量,反应停逐月递减50mg,泼尼松逐月递减5mg,直至减完。患者连续服药半年后基本痊愈。
病例2:刘times;times;,男,70岁,1965年6月确诊为BT型麻风并给予单一DDS治疗(单D治疗),1972年3月单D治愈,历年随访病情均稳定。患者自述2012年3月起无明显诱因面部轻度浮肿、畏寒、乏力,继之双小腿出现较多红斑,经当地诊所抗炎治疗数日无明显效果,于2012年7月12日主动到我科就诊。查:患者面部轻度浸润,左膝关节起大疱,膝关节以下有大量钱币至蚕豆大的红斑,表面有鳞屑,四肢关节疼痛,左小腿红肿,呈橡皮腿。初步拟诊:1、Ⅰ型麻风反应;2、麻风复发待诊。处理措施:1、继续抗炎治疗;2、常规皮肤涂片查菌;3、取左小腿外侧红斑活检(标本送检至大理州疾控中心);4、抗炎治疗后结合涂片及病理检查结果定诊。
结果:皮肤涂片查菌阴性,2012年7月16日病理报告示符合Ⅰ型麻风反应病理改变,AFB(—)。
定诊:Ⅰ型麻风反应伴左下肢水肿。
处理:1、给予积极的抗麻风反应治疗,醋酸泼尼松片每日40mg(疗程不少于半年,服药量逐月递减);2、辅以抗菌消炎支持疗法。
2012年10月17日患者复诊:患者一般情况差,痛苦面容。查:面部仍轻度浸润,双尺神经和双腓总神经触痛,左膝关节以下红斑无明显变化,左小腿高度肿胀,呈橡皮腿,相比2012年7月12日肿胀更甚,行走困难,病情十分严重。
处理意见:1、建议患者立即到综合医院进行住院治疗,及时处理神经疼痛和严重水肿,查明水肿原因;2、继续抗麻风反应治疗。
但由于患者多年受麻风病困扰,有讳疾忌医思想,加之生活困难,心理负担也较重,而住院需要家属照顾,因此患者提出先回家与其家人商量以后再入院治疗。为消除患者顾虑,争取治疗时机,笔者以一名护理人员的角色为出发点,与患者及其家属主动进行沟通和交流,同时积极向中心领导汇报请示,并向大理州疾控中心请示报告争取相关经费支持,同意对该患者住院治疗费用中需自己承担的部分进行全额补助,以解除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