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埋伏前牙的正畸治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颌埋伏前牙的正畸治疗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上颌埋伏前牙的正畸治疗 陈斯军 高红燕 葛建华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 224001) 【摘要】目的 观察上颌埋伏前牙正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临床18例24颗上颌埋伏前牙患者采用固定正畸开拓间隙后,使其自行萌出,或者结合牙槽外科开窗术,对埋伏牙进行牵引治疗。结果 24颗埋伏前牙均矫正至牙列正常位置,且牙髓活力正常,牙根无吸收。结论 应用固定正畸矫正技术可有效保存上颌埋伏前牙。 【关键词】埋伏牙 固定正畸 【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2-0050-01 牙齿因为骨、牙或纤维组织阻挡而不能萌出到正常位置称为阻生,严重时埋伏于骨内称为埋伏牙。上颌前牙埋伏在临床较为常见,据瑞典的一项研究资料,上颌尖牙阻生错位萌出在自然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5%-2.2%,其中腭向错位占85%,唇向错位占15%。据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资料,在门诊错牙合病例中,上颌中切牙阻生者约占2.3%,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与功能,且埋伏牙位置不佳,有引起邻牙牙根吸收、牙颌严重畸形的可能,故应尽早地诊断及治疗,现将我科2006-2011年间18例24颗上颌前牙区埋伏阻生牙运用正畸治疗开拓间隙后使其自行萌出或者结合牙槽外科开窗术,对埋伏牙进行牵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科2006-2011年间就诊患者18例,共24颗埋伏阻生上颌前牙,其中男性7例,女性11例,年龄10-16岁,上颌中切牙及侧切牙埋伏阻生4例,计6颗牙,上颌尖牙埋伏14例,共18颗牙。 1.2 方法 1.2.1 埋伏牙的诊断 所有病例均常规摄头颅侧位片,曲面体层片,确诊为上颌埋伏阻生牙后,必要时加拍根尖片或采用螺旋CT三维重建,以观察埋伏牙与邻牙牙根尖的关系,及埋伏牙自身的形态及阻生方向。 1.2.2 确定治疗方案 治疗前模型分析尤其是牙量与骨量关系,对前牙严重拥挤者需要进行减数拔牙,为阻生牙萌出提供足够的间隙,结合X线片,对牙齿形态正常,位置基本正常的埋伏阻生牙,选择使其自然萌出,对阻生牙有近远中倾斜或腭侧移位病例,采用牙槽外科开窗术,利用正畸力牵引阻生牙至正常位置。 1.2.3 术前正畸治疗 首先利用固定正畸直丝弓矫治技术排齐、整平牙齿,其次,于埋伏牙部位预留足够的有效间隙,弓丝替换至0.018英寸times;0.025英寸方丝。 1.2.4 牙槽外科手术 暴露埋伏牙,依据牙齿埋伏位置及近远中倾斜程度,唇腭侧位置,选择不同的方法,对于生长方向正常,有自行萌出能力的埋伏阻生牙,于埋伏牙萌出位置的牙槽嵴处作一横向切口,去除埋伏牙表面的软组织,等待牙萌出。对于唇腭侧能够触及隆起,有近远中倾斜的牙齿,一般牙冠已部分萌出牙槽骨骨壁,可采用环切法,即于埋伏牙牙冠近牙合平面处环形切除覆盖在埋伏牙牙冠表面的软组织,暴露部分牙冠后粘着正膝附件;对唇腭侧位置较深的埋伏牙,可以用翻瓣法,首先结合X线片,尤其是三维螺旋CT片,确定唇腭侧位置,然后在局麻下从牙槽嵴顶作弧形或梯形切口的粘骨膜翻瓣术,去除部分牙槽骨,暴露适量的牙冠,以利于粘着正畸附件。 1.2.5 施加正畸力牵引 一般以弹力线、橡皮圈、拉簧和钛镍丝辅弓等牵引力源对埋伏牙进行轻柔持续地牵引,牵引力以50-60g为宜,每三周复查一次,根据埋伏牙的阻生位置,不断调整牵引钩的方向,当埋伏牙牙冠大部分牵引萌出后可更换托槽,应用辅助弓丝,尽快排挤牙列,完成矫治。 1.3 疗效判断标准 ⑴埋伏牙是否顺利牵引至牙列,牙列整齐程度,与对称牙咬合关系。⑵牙齿松动度。⑶牙髓活力。⑷牙龈缘与邻牙牙龈的协调性。⑸X线片检查牙根是否吸收。 2 结果 18例24颗上颌埋伏牙经治疗后,全部牵引入牙列,牙列整齐,与对牙合牙咬合接触关系良好,牙齿无松动,牙龈形态美观,牙周附着良好,X线检查无牙槽骨及牙根吸收。 典型病例:李某,男,13岁,安氏Ⅰ类错牙合,13未萌出,53滞留,12与14间距6㎜,曲面体层X片显示:13埋伏,牙根发育良好,根尖无阴影。矫治计划:直丝弓矫治器先排齐牙列,拓展12及14间隙于0.018times;0.025英寸方丝维持,拔除53并于13牙冠处行外科开窗术,粘附带有结扎丝的托槽,用链状橡皮圈以60g的力牵引,3周更换一次,4个月后牙冠破龈萌出,调整托槽位置,用0.012寸镍钛丝作辅助弓丝,牵引排挤上颌牙列,建立良好咬合关系,牙齿无松动,牙龈缘关系协调,X线片示根尖无吸收。 3 讨论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