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岭隧道初支变形换拱专项施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岭隧道初支变形换拱专项施工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东岭隧道初支变形换拱专项施工 广东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520000 摘要:本文介绍了东岭隧道初支变形换拱专项施工,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可供同行参考学习。 关键词:编制;施工方案;注意事项 一、工程概况 隧道穿过中低山丘陵地貌区,地形起伏较大,地面标高234.1~588.4m,相对高差约354.1m,山体植被茂密,生长各种松木、灌木和大量蕨类植物。进洞口地形较缓,山体自然坡度20ordm;~35ordm;,花岗岩零星出露,隧道走向与地形线等高线垂直相交;出洞端地形较缓,山体自然坡度15ordm;~25ordm;,未见基岩出露,隧道左线走向与地形等高线垂直相交,右线与等高线小角度相交,存在偏压。 地层岩性: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地质调查资料,隧址区地层岩性主要由坡残积粉质粘土、燕山期花岗岩及其风化层组成。其中燕山期花岗岩分为两期侵入,前期为细、中为主,后期为粗粒,两期侵入界限不明显。 地质构造:隧址区主要地质构造有F3断裂:实测+推测断裂,位于K108+800-K111+200处右侧沟谷处,断裂组向北西向(320~330deg;)、倾向西南,倾角55-80deg;。K111+200后该断裂带分为两支,一支沿原有方向(330deg;)延伸,另一支走向310deg;,向西北延伸在,在K111+500分为两支,一支沿原有方向,一支往西北延伸(290deg;),并在K112+000-K111+200处与线路相交,断裂带可见延伸大于6km,宽度一般超过5m,层面平直,地貌表现为“V”字形沟谷,两侧发育一系列明显的断层岩和断层陡坎,穿过燕山期花岗岩,表现为多期活动,早期张裂,石英脉充填硅化,后期碎裂,无胶结,断裂面发育斜落檫痕,并有磨光面现象,周边花岗岩多碎裂岩化,为逆断层,经过地段岩体破碎或硅化,对隧道有一定影响。 汕头端左线ZK111+441.5~ZK111+968.5段原设计为分离式隧道,围岩级别为II级,采用分离式隧道II级围岩段支护。设计地质主要由微风化花岗岩组成,微风化岩强度高,节理裂隙不发育,岩体较完整,围岩稳定性好,雨季潮湿或滴水。 ZK111+830~886段在实际的开挖过程中,掌子面围岩以红色中~微花岗岩为主,节理较发育、岩体较破碎、稳定性一般,多条侵入岩脉与洞身相交,局部段落出现淋雨状出水,经各方代表现场判断并据实际围岩进行了常规性的设计变更,围岩级别判断为 III~IV级。 具体变更情况见下表: 二、编制原因 根据设计地质参数通,F3断层处于K110+108-K111+200处,走向西北向320deg;-330deg;,倾向西南55deg;-80deg;。根据右线施工K111+550-K111+680现场围岩实际情况,F3断层提前进入,推测影响范围交汇于左线约ZK111+750以后。左线实际施工情况揭示,自ZK111+800处右侧拱脚开始出现断层影响范围,主要有中~强风化组成侵入带,侵入掌子面位置逐渐增加,且地下水活动。掌子面左侧岩体强度较高,节理面基本胶结闭合,右侧断层影响范围侵入围岩段受地质构造影响,开挖后临空应力释放,在侵入围岩段应力集中导致形成偏压现象,引起周边变形收敛,自6月29日开始,ZK111+830及ZK111+860两个监测断面收敛速率明显变大,且变形持续发展,最大一天收敛值达2.65cm,初支扫描显示ZK111+830~ZK111+886段右侧拱脚至拱腰间倾限严重,其中ZK111+845~ZK111+860段二衬厚度局部不足20cm,为确保施工安全,在ZK111+860~ZK111+872处临时施做了一板二衬以稳固初支,防止初支进一步变形收敛(监控量测及初支扫描资料后附)。 目前该段初期支护变形已处于稳定状态,但初支、二衬均已侵限,为确保二衬厚度及隧道远期运营要求,拟对ZK111+860~872段二衬进行拆除,ZK111+830~886段初支进行换拱。 三、施工方案 (一)初支换拱施工工艺 (1)通过初支扫描结果确定出具体需换拱桩号及部位。 (2)二衬采用风镐进行拆除,一次拆除长度为2m,拆除顺序为“先拱后墙、先上后下”。 (3)风镐配合炮头挖机对内侧初支进行破除,每次可破除1~2榀拱架,机械破除混凝土后,人工清理残余小块。 (4)对破除出来的型钢拱架及连接件进行切割。 (5)按设计要求重新铺设钢筋网,换上新加工的拱架,安装拱架时应注意各接合部位的焊接及连接质量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