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创造性人格影响的实验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生创造性人格影响的实验研究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初中生创造性人格影响的实验研究 [摘 要]利用自行设计的 “学思维”活动课程,对初中一年级的201名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年半的教学实验,并在停止实验培养半年后,进行延迟效应的测量。结果表明:该课程对初中生的创造性人格有显著而持久的影响,尤其表现在自信心、好奇心、内部动机、开放性、独立性和冒险性维度上。 [关键词] “学思维”活动课程 创造性人格 初中生 一、 问题的提出 林崇德认为“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1]P5-8因此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不仅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还要训练他们的创造性人格。 首先提出“创造性人格”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他认为创造性人格是指高创造性的个体在创造行为中表现出的那些品质类型。他认为自觉独立,求知欲强,强烈的好奇心,勤于观察,条理准确,善于想象,有幽默感和坚韧的意志是高创造性的个体所具备的一些特征。[2]P444-454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对高创造性的个体表现出的人格特点进行了广泛的研究。Barron(1958)对不同领域的科学家进行研究,认为创造性人格具有不拒绝混乱或不对称,独立判断,容易接受新事物等特征。[3]P150-170Sternberg(1985)指出了高创造力个体可能具有的7种人格特征。[4]P602-627费斯特在综合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发现,高创造性的个体一般都具有较高水平的自我中心取向的特质,即内向、独立、敌对和傲慢。[5]P237谢光辉和张庆林(1994)通过对我国大学生实用科技发明大奖赛的获得者进行调查,发现他们具有低乐群性、高敏感性、高独立性和高自律性的创造性人格特点。[6]P50-51甘自恒(2005)通过对我国著名科学家的传记、文献研究,概括出我国当代科学家的10种创造性人格基本素质。[7]P35-42 同时,人们也对创造性人格的结构进行了探讨,主要是集中于创造性和“五因素模型”的关系,其中开放性与创造性的关系最密切。[5]P242另外,陈红敏和莫雷(2005)认为幼儿科学创新人格品质包括动力系统(好奇心和敢为性)、保障系统(自信心和独立性)和调控系统(坚持性和乐观性)。[8]P49-59谷传华和陈会昌(2006)通过对30位历史名人的资料进行分析得出,他们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成年初期、成年中期和成年晚期4个时期的创造性人格都可以抽取为五个主因素,但是不同时期的创造性人格结构有着明显的区别。[9]P91-95刘文和齐璐(2008)的研究表明幼儿创造性人格结构由新异性、独立性、成就感、合作性、自信心、敏感性、好奇心、审美性和幽默感9个特质组成。[10]P21-26彭运石和段碧花(2011)提出社会科学领域创造性人格由进取坚毅、博才好思、友善诚信、活泼风趣、高傲叛逆和沉着稳重6个因素构成。[11]P109-114而申继亮教授认为创造性人格是由自信心、好奇心、内部动机、怀疑性、开放性、自我接纳、独立性、冒险性和坚持性构成。[12]P161-174 但是,综合现有研究发现,虽然我国对创造性人格培养的研究较多,但大多是基于理论的,即从理论方面谈论创造性人格的培养,而实验培养研究却很少见,[13]P17-21 [14]P38-43长期的追踪研究就更少见了。而“学思维”活动课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为核心,既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15]P70-74 [16]P92-94也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17]P53-56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创造性人格与创造性思维、创造力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初中阶段又是青少年创造性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学生进行为期一年半的追踪培养研究,来考察“学思维”活动课能否对初中生的创造性人格产生影响,以期为初中生创造性人格的训练提供参考。 二、 研究方法 (一) 被试 2007年11月在山西省一所中学的初一年级,通过调查与访谈选出师资条件、教学条件、教师素质和班级气氛等基本一致的6个班共357名被试,然后随机选取3个班为实验组,另3个班为控制组。其中实验组201人(男生103人,女生98人),控制组156人(男生75人,女生81人)。被试的年龄为13—15岁,平均年龄为12.66岁。 (二) 实验材料 采用课题组编制的《学思维》活动课程教学用书。 (三) 实验设计 自2007年11月开始,以“学思维”活动课程作为教学的主要材料,对实验组学生进行每两周一次的“学思维”活动课程教学,每次一个小时。控制组学生不进行任何形式的训练活动,只参加正常的教学活动。在正式教学实验开始前,于2007年11月对所有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