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内炎后视神经萎缩1例.docVIP

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内炎后视神经萎缩1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内炎后视神经萎缩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内炎后视神经萎缩1例 韩梦雨 王志军 金明 中日友好医院眼科 X 关注成功! 加关注后您将方便地在 我的关注中得到本文献的被引频次变化的通知!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眼内炎; 视神经萎缩; 作者简介:金明, E-mail:jinming57@163.com 视神经萎缩是临床常见的致盲性眼病, 是多种眼及全身病变所致视神经损伤的最终结局, 治疗困难。我们曾收治1例胰腺炎导致重症感染性眼内炎后的视神经萎缩患者, 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视功能取得较好效果, 现将治疗过程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 48岁, 于2010年10月11日主诉“双眼视力下降2年余”至我院眼科就诊。既往病史:患者2008年6月8日因“急性重症胰腺炎”继发胰腺破裂、腹膜炎行腹腔手术, 术后出现“脓毒血症”继发全身多病灶炎症。2008年10月8日转院至北京解放军总医院, 以大剂量抗生素全身抗感染治疗, 1周后出现双眼视力急剧下降, 左眼无光感、右眼0.06, 眼科会诊为双眼内源性眼内炎, 建议先给于全身抗炎治疗, 待患者病情稳定后行下一步治疗。2008年10月8日—2009年10月22日期间双眼行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眼内光凝及人工晶状体摘除手术等, 患者于2009年10月26日出院。出院诊断:1.左眼硅油眼;2.右眼人工晶状体眼;3.左眼无晶体眼。出院视力右眼0.06, 矫正不能提高, 左眼无光感。否认其他系统病史及外伤、手术史。 第一阶段:中药汤剂+针刺+穴位注射等综合治疗 患者就诊我科后, 初诊最佳矫正视力 (BCVA) 右眼0.1, 左眼无光感。右眼瞳孔圆, 直径3 mm, 对光反射灵敏, 左眼瞳孔不圆, 对光反射消失, 右眼人工晶状体在位, 左眼晶状体缺如。眼底:右眼视盘边界清、色淡白, 视网膜弥散激光斑, 血管细, 部分闭塞, 视网膜复位好。左眼视网膜色苍白, 可见机化及萎缩灶。眼压:右眼12 mm Hg (1 mm Hg=0.133 k Pa) , 左眼8 mm Hg。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F-VEP) 提示双眼N2-P2波振幅减低, P2波潜伏期延长 (图1A) , 右眼视野向心性缩小 (图2A) , 诊断为“右眼继发性视神经萎缩”“双眼陈旧性视神经视网膜炎”“右眼人工晶状体眼”“左眼无晶状体眼”。全身症状可见面色苍白, 乏力, 眠可, 二便调, 舌质暗红, 苔薄白腻, 脉象沉细无力。治以活血化瘀、益气补肾, 佐以清热利湿。方药:太子参15 g、蔓荆子10 g、浙贝10 g、橘络10 g、当归20 g、赤芍10 g、白芍10 g、丹参15 g、生地黄15 g、熟地黄15 g、茯苓30 g、薏苡仁10 g、车前子10 g、牡丹皮10 g、知母10 g等。 2010年10月21日二诊, 患者诉全身乏力改善, 余症未见明显改善, 右眼BCVA 0.1, 左眼无光感, 予中药原方+针刺及电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双颞浅动脉旁注射+甲钴铵注射液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综合治疗。针刺治疗方法:主穴取睛明、承泣、风池、球后、攒竹、丝竹空、瞳子髎、四神聪、百会等, 对睛明、承泣、球后采用压针缓进法进针至10~30 mm, 得气后不提插捻转;采用平补平泻捻转法对其余眼周穴位行常规针刺。辅助穴位合谷、外关等, 合谷、外关一侧连接电针, 疏密波, 留针20 min。 2010年11月1日三诊时患者诉右眼视物较前明亮清晰, 左眼眼前能感觉到明亮, 近日咳嗽痰多, 余未诉其他不适。查视力提高, BCVA右眼0.2, 左眼光感, 调整治疗方案: (1) 中药汤剂:太子参15 g丹参30 g、葛根30 g、橘络10 g、浙贝母10 g、半夏10 g、三七粉6 g (冲服) 、茯苓30 g、白芍10 g、赤芍10 g、苍术10 g、炒白术10 g、生地黄15 g、熟地黄15 g、牛膝10 g、黄芩10 g; (2) 针刺、电针治疗同前; (3) 鼠神经生长因子30μg, 肌肉注射, 每日1次, 治疗7周。 2010年12月20日四诊, 患者服药无明显不适, 诉左眼能感觉到物体晃动, 余未诉不适。查视力右眼较前无改变, 左眼手动/15 cm, 调整治疗方案调整如下: (1) 中药汤剂在原方基础上去橘络、半夏、苍术、炒白术、黄芩, 加当归20 g、女贞子20 g、枳壳10g、郁金20 g以增强清肝解郁理气之功, 考虑患者要回家过春节, 将中药研末为丸, 6 g/d; (2) 针刺治疗, 2周后患者返回家中。 第二阶段:口服中药丸剂巩固期 2011年4月15日起予中药丸剂口服4个月, 以补益肝肾、益精明目、解郁化瘀为主, 组成如下:黄芪30 g、太子参10 g、当归20 g、仙灵脾10 g、柴胡10g、升麻1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