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中上游地区豆科植物调查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汾河中上游地区豆科植物调查报告

汾河中上游地区豆科植物调查报告 卢宁 郭春燕 王翔 董娟 邢盼盼 岳建英 山西省生物研究所 X 关注成功! 加关注后您将方便地在 我的关注中得到本文献的被引频次变化的通知!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摘????要: 通过对汾河中上游地区豆科 (Leguminosae) 植物进行野外资源调查、标本采集及鉴定, 结果表明:汾河中上游地区豆科植物共有33属74种 (含种下等级2个) , 其中含种数最多的属为黄芪属Astragalus L. (9种) ;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有2种, 为野大豆 (Glycine soja) 和黄芪 (Astragalus.mongolicus) 。 关键词: 汾河中上游地区; 豆科植物; 资源调查; 作者简介:卢宁, 男, 1984年生, 山西省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作者简介:郭春燕, 女, 1980年生, 山西省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作者简介:王翔, 男, 1985年生, 山西省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作者简介:董娟, 1990年生, 山西省生物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作者简介:邢盼盼, 女, 1985年生, 山西省生物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作者简介:岳建英, 女, 1962年生, 山西省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收稿日期:2017-09-27 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项目编号:2012011033-3) Investigation of Leguminosae in the Middle and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Fenhe River LU Ning GUO Chunyan WANG Xiang DONG Juan XING Panpan YUE Jianying Abstract: Through field resource investigation, specimen coll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Leguminosae plants in the middle and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Fenhe River,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re are 33 genera and 74 species (including 2 infraspecies) Leguminosae plants in the middle and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Fenhe River. Among them, Astragalus L. is the most species (9 species) .In addition, there are 2 kinds of national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s:Glycine soja and Astragalus.mongolicus. Keyword: the middle and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Fenhe River; Leguminosae; resources investigation; Received: 2017-09-27 汾河是注入黄河的第二大支流。该河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管涔山, 由北向南穿越吕梁山, 经太原、临汾两大盆地, 于河津县西南汇入黄河[1]。汾河是山西省河道最长、流域面积最大、水资源量最大的河流, 全长695km, 流域面积39 417 km, 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5.3%, 被誉为山西人民的母亲河, 孕育了灿烂的三晋文明, 其自然资源及生态系统在维系山西省水资源平衡和生态系统稳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豆科 (Leguminosae) 植物为双子叶植物, 是被子植物中继菊科、兰科之后的第三大科, 具有乔木、灌木或草本, 直立或攀援等形态, 种类繁多, 生态适应性极强。豆科植物大都具有庞大的根系, 适应范围广, 抗逆性强。其根部具有根瘤, 能固定和利用大气中的游离氮素, 对土壤的形成、发育和植被的建立都有重要意义。豆科植物在食用、药用、饲用、肥用、提高生态效益、化学工业应用和发展旅游业方面, 都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和应用价值[2]。但人类对豆科植物的利用仅为很少一部分, 因此, 了解调查区内野生豆科植物种类资源, 有助于生态环境的发展及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1调查区域概况 汾河流域气候属于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为6.2℃, 1月份平均气温为-9.7℃~-2.6℃, 7月份平均气温为20.0℃~26.8℃, 大于10℃积温年2 541.2℃~4 271.3℃;年降水量450 mm~500 mm, 受年降水量季节性变化的影响, 汾河有丰水期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