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井陉县北防口瓷窑址调查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北井陉县北防口瓷窑址调查报告

河北井陉县北防口瓷窑址调查报告 黄信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井陉县文物保护管理所 X 关注成功! 加关注后您将方便地在 我的关注中得到本文献的被引频次变化的通知!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摘????要: 邢窑、定窑、磁州窑、井陉窑并称河北四大窑, 其中井陉窑址发现于1989年10月, 通过多次考古工作, 共确认隋至民国时期的瓷窑址11处。2015年7月, 井陉县北防口村民在村南水管改造施工中发现白釉碗、盏托、执壶及漏斗形匣钵、筒形匣钵、三叶形支钉等部分瓷器与窑具, 后井陉县文保所调查后确认, 北防口窑址为井陉窑新发现的第12处瓷窑址。2016年4月,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与井陉县文保所对北防口窑址进行了调查与勘探, 确认该窑址为井陉窑晚唐五代时期生产精细白瓷的重要窑场之一。 关键词: 井陉窑; 北防口村; 瓷窑址; 晚唐五代; 井陉窑遗址位于河北省井陉县与井陉矿区, 主要分布在太行山东麓的绵河、甘陶河、冶河及其支流上, 丰富的瓷土资源, 充足的柴与煤燃料, 加上便利的水路交通, 孕育了精彩的河北第四大窑———井陉窑。1989年10月, 河北省文物复查队在井陉县的天长镇、河东坡、东窑岭发现了宋金瓷窑址, 标志着井陉窑窑址的发现。1993年河北省政府公布井陉窑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国务院公布井陉窑址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当时确认井陉窑址范围共10区, 分别为天长镇的河东坡区、城关区、东窑岭区;秀林镇的梅庄区、秀林区、南横口区;南陉乡的南陉区、北陉区;孙庄乡的南防口区和井陉矿区的冯家沟区。2005年7月,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孟繁峰先生等人在秀林镇北横口村采集到金、明清时期的遗物与窑具, 确认了井陉窑第11处窑址的发现。2015年7月, 北防口村村民在旧村南门龙王阁北侧地下水管改造施工中发现了部分白釉碗、漏斗形匣钵、三叶形支钉等瓷器与窑具, 县文保所派人对现场进行调查后确认, 北防口窑址为井陉窑新发现的第12处窑址。2016年4~6月, 为明确井陉窑址的分布范围及埋藏情况,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与井陉县文物保护管理所组成联合考古队, 对井陉窑12处窑址进行了全面调查与勘探, 因北防口窑址是最新发现的窑址, 故对该窑址进行了重点调查与勘探, 现将工作情况简报如下。 一、位置与堆积 北防口窑址位于河北省井陉县孙庄乡北防口村北半部, 南距井陉县城15.5公里, 村东为冶河, 南为冶河支流陉里河, 窑址正位于陉里河入冶河北侧的三角地带, 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图一) 。通过调查与勘探, 基本明确了该窑址的分布范围:东至旧村东门玉皇阁为基点的南北一线, 南至北防口学校之北第二排民居东西一线, 西至旧村西门关帝阁以东60米一线, 北至凤凰山山脚下, 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通过钻探可知, 该窑址的堆积以旧村东西向主街为界可分为南北两区。北区堆积为:第 (1) 层现代垫土, 厚0.5~0.6米。第 (2) 层灰褐土, 厚0.7~2.2米, 土质较硬, 含大量红烧土、砖块、白釉碗片等, 为文化层。第 (2) 层下为黄褐色生土。南区堆积为:第 (1) 层现代垫土, 厚0.5~0.6米。第 (2) 层灰褐或黄褐土, 厚0.8~1.6米, 土质较疏松, 含部分白釉、化妆白瓷碗片等, 为文化层。第 (2) 层下为黄沙生土。从南北区地势及地层堆积可知:北区背靠凤凰山, 地势较高, 文化层厚, 含红烧土、砖块等窑炉及作坊类遗物, 为遗迹分布区;南区地势低, 靠近陉里河故道, 文化层相对较薄, 为废弃窑业堆积区。 图一北防口窑址位置图 ??下载原图 二、采集遗物 北防口窑址因遗物埋藏较浅, 民居及道路下即为窑址文化层, 地表采集遗物相对较多, 器类主要有碗、盘、钵、盏托、罐、盒、器盖、执壶等, 其中碗、盘类生活用瓷数量最多;釉色有白釉、化妆白瓷、黑釉、黄釉、双色釉等, 其中白釉数量最多;装饰以素面为主, 白釉器上有少量弦纹, 黄釉执壶上有席纹、跳刀纹等装饰。北防口窑址在2017年的试掘中, 出土细白釉“官”字款碗3件, 其中2件可复原, 另有大量细白釉器, 显示了该窑址生产高档白瓷产品的属性。 白釉敞口碗 5件。16JBK∶10, 可复原。圆唇, 敞口, 斜腹微曲, 玉璧形足。白胎坚致, 白釉泛灰, 较光亮, 内满釉, 外施釉至足部。口径14.4、足径7.2、高4.4厘米 (图二, 1;图六, 4、5、6) 。16JBK∶8, 可复原。唇口, 敞口, 斜直腹, 玉璧形足较高, 足端斜削。白胎细腻坚致, 白釉泛青, 较光亮, 内满釉, 外施釉及下腹, 内底有少量粘砂。口径15.2、足径6.8、高4.4厘米 (图二, 2;图五, 1、2、3) 。16JBK∶7, 可复原。唇口, 敞口, 斜腹微曲, 玉璧形足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