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蒲城电厂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原因探讨
蒲城电厂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原因探讨
聂守智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
X
关注成功!
加关注后您将方便地在 我的关注中得到本文献的被引频次变化的通知!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摘????要:
蒲城电厂厂区一期工程自建成投入使用以来, 厂区内各建筑物一直处于变形状态, 不断的下沉。对厂区内各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进行分析, 探讨其不均匀沉降原因, 为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
不均匀沉降; 地基处理; 黄土湿陷性;
作者简介:聂守智 (1985-) , 男, 硕士, 工程师
收稿日期:2017-08-23
The reason and discussion of uneven settlement of buildings in Pucheng power plant
Nie Shouzhi
Xian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National Non-Ferrous Metals Industry;
Abstract:
Since the first stage project of Pucheng power plant has been built and put into use, the buildings in the plant have been in a state of deformation and sinking continuously. In this paper, the uneven settlement of buildings in the plant area is analyzed, and the causes of uneven settlement are discussed,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liable basis for the foundation treatment of collapsible loess area.
Keyword:
uneven settlement; foundation treatment; collapsibility of loess;
Received: 2017-08-23
1 概述
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是地基处理过程中务必解决的一种问题。而湿陷性黄土地区中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问题更是地基处理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本文就蒲城电厂一期工程各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问题进行分析, 探讨其沉降原因, 为地基处理方案提供更加可靠的论据。
2 蒲城电厂不均匀沉降概述
2.1 浦城电厂沉降简介
浦城电厂位于渭北黄土塬, 其一期工程主要包括厂区内的1号冷却塔、一期汽机房、锅炉房等建筑, 高度由10 m~241 m不等。本厂区一期工程于1994年建成, 1996年投入使用。根据蒲电公司建筑物沉降观测资料发现, 自厂区内各建筑物建成投入使用以来, 一直未稳定, 不断的下沉。其中:1号冷却塔的沉降200 mm, 东北角较大为300 mm;一期汽机房、一期锅炉房有100 mm~200 mm的沉降。一期工程各建筑物沉降均已超过规范允许沉降量, 且沉降速率过大, 直接威胁上部结构安全。故需对其沉降原因进行分析, 从而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案。
2.2 地层
根据一期工程布局, 在沉降建筑物附近钻探取样, 分析其地基处理情况。据勘探资料揭露, 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素填土 (Q) 、灰土 (Q) 、晚更新世 (Q3) 黄土、 (Q3) 古土壤、中更新世风积 (Q2) 黄土和残积 (Q2) 古土壤。
各层土的野外特征分述如下:
(1) 层素填土 (Q) :褐黄色, 主要由粘性土组成, 含少量白灰渣及零星钙质结核, 局部2.00 m~5.00 m饱和, 其余部分稍湿, 可塑。
(2) 层灰土 (Q) :褐黄色, 主要由粘性土和白灰组成, 局部夹软弱薄层, 稍湿, 硬塑。
(3) 层黄土 (Q3) :褐黄色, 孔隙发育, 含蜗牛壳和钙质结核, 稍湿, 可塑。
(4) 层古土壤 (Q3) :红褐色, 孔隙较发育, 含有大量钙质结核, 呈团块结构, 稍湿, 可塑。
(5) 层黄土 (Q2) :褐黄色, 孔隙发育, 含蜗牛壳和钙质结核, 稍湿, 可塑。
(6) 层古土壤 (Q2) :红褐色, 含有大量钙质结核, 呈团块结构, 稍湿, 可塑。
(7) 层黄土 (Q2) :褐黄色, 孔隙较发育, 含蜗牛壳和钙质薄膜, 湿, 可塑。
(8) 层古土壤 (Q2) :红褐色, 含有大量钙质结核, 呈团块结构, 稍湿, 可塑。
(9) 黄土 (Q2) :褐黄色, 具针状孔隙, 含少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