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余立-抗生素检测基础知识.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余立-抗生素检测基础知识

抗生素检测基础知识 北京市药品检验所 余立 一.抗生素的定义 1929年Flemming发现第一个抗生素-青霉素 1942年链霉素的发现者Waksman定义:抗生素是微生物在代谢中产生的具有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活动、甚至杀灭其他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由于抗肿瘤、抗寄生虫等抗生素的不断发现及合成工业的迅速发展,抗生素现在被定义为:“在低微浓度即可对某些生物的生命活性有特异抑制作用的化学物质的总称。” 二.抗生素与常规化药在理化性质上的差异 1.存在多组分品种,纯度较低 经典的抗生素由发酵生产,通常为多组分,没有95%以上的主组分。如:庆大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制霉素 二.抗生素与常规化药在理化性质上的差异(续) 国内的制霉素和国外的制霉菌素均为多组分的混合物,但国外的制霉菌素主要成分为制霉菌素A1,含量在80%左右;国产制霉素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分离出8~10个色谱峰,其中主要组分为制霉菌素A1、A3和多真菌素B,但比例因产地不同而有变化,A1的含量通常不超过12%,A3和多真菌素B的含量较高,浙江的产品在1992年时制霉菌素A3与多真菌素B之和已可稳定在70%以上。 二.抗生素与常规化药在理化性质上的差异(续) 2.稳定性不如化学药品好 分子结构复杂、薄弱环节多,易降解易转化,有效期超过3年的很少 3.分子量较大,有聚合现象 头孢类、β-内酰胺类 三. 抗生素的特色检验 因其具有生物活性 所以含量测定可以采用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 无菌、微生物限度要采用薄膜过滤法 因抗生素各组分生物活性不同且易变异 所以要测定并规定各组分的比例 因其不稳定性 所以抗生素在检测过程中较少使用加热 水分测定采用卡氏测定或减压干燥 含量测定逐步淘汰专属性差的UV法和滴定法 三.抗生素的特色检验(续) 因其过敏反应与高分子聚合物含量密切相关,所以有高分子聚合物检查 因为只有效价标准品无化学对照品 所以溶出度采用自身对照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色差计法测定药品溶液的颜色 四. 抗生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发展变化 抗生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是随着品种的扩展、仪器的发展而变化的 中国药典1985年版是转折点 在此之前, 品种:青霉素类、氯霉素类、红霉素类、 氨基 糖苷类、 四环素类居多 特点:多为发酵生产 多组分 方法:微生物效价检定法、手工滴定、 UV法 四.抗生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发展变化(续) 在此之后,品种:头孢类、其他大环内酯类、 沙星类等迅速增加 特点: 合成或半合成 有占95%左 右的主组分 方法:HPLC法、电位滴定法出现 四. 抗生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发展变化(续) 利福平的含量测定方法是随着仪器发展而变化的一个典型 效价法→UV法→TLC- UV法→HPLC法 四.抗生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发展变化(续) 现行版药典抗生素常用含量测定方法 青霉素类:电位滴定法和HPLC法 氯霉素类:UV法和微生物效价法 四环素类:HPLC法为主 氨基糖苷类:微生物效价法 头孢类: HPLC法 大环内酯类:微生物效价法 沙星类:滴定法和HPLC法 四.抗生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发展变化(续) 2005年版药典抗生素常用含量测定方法 青霉素类:HPLC法和电位滴定法 氯霉素类: HPLC法和微生物效价法 四环素类:HPLC法为主 氨基糖苷类:微生物效价法 头孢类: HPLC法 大环内酯类: HPLC法和微生物效价法 沙星类:HPLC法和滴定法 四.抗生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发展变化(续) 微生物效价法作为多组分抗生素最简便有效的测定方法一定会被保留 HPLC法作为高度专属性的方法势必被扩大使用 电位滴定法因其具有客观的终点判断而取代用指示剂判断终点的手工滴定法 因为大部分抗生素品种杂质含量较高、稳定性较差,所以专属性较差的UV法会被淘汰 五.抗生素的微生物检定法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的最基本原理 抗生素对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 当抗生素浓度达到一定量时(MIC)微生物就不能生长 在一定的抗生素浓度范围内抗生素的抑菌能力与抗生素的浓度呈现相关性 五.抗生素的微生物检定法(续)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最常用的两种方法 1)杯碟法(管碟法) 杯:牛津杯(小钢管) 碟:培养皿 2)比浊法 五.抗生素的微生物检定法(续) 比浊法:增订进2005版附录中 第一法 标准曲线法 第二法 2.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