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子宫体疾病病理诊断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子宫体疾病病理诊断
张立君(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地区第二人民医院 165000)
【中图分类号】R7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8-0233-02
【关键词】子宫体疾病 病理 诊断
一、子宫内膜异位
子宫内膜异位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出现于子宫内膜以外的部位,如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异位于子宫肌层中(至少距子宫内膜基底层2~3mm以上),称作子宫腺肌病 (adenomyosis)。子宫外子宫内膜异位则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80%发生于卵巢,其余依次发生于:子宫阔韧带、直肠阴道陷窝、盆腔腹膜、腹部手术疤痕、脐部、阴道、外阴和阑尾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异位子宫内膜的位置不同而表现不一,患者常表现为痛经或月经不调,病因未明,有以下几种学说:月经期子宫内膜经输卵管返流至腹腔器官;子宫内膜因手术种植在手术切口或经血流播散至远方器官;异位的子宫内膜由体腔上皮化生而来。
病理变化
受卵巢分泌激素影响,异位子宫内膜产生周期性反复性出血,肉眼观为紫红或棕黄色,结节状,质软似桑葚,由于出血而机化和周围器官可发生纤维性粘连。如发生在卵巢,反复出血可致卵巢体积增大,形成囊腔,内含粘稠的咖啡色液体,称巧克力囊肿。
镜下,可见和正常子宫内膜相似的子宫内膜腺体、子宫内膜间质及含铁血黄素。少数情况下,因时间较久,可仅见增生的纤维组织和含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
二、子宫内膜增生症
子宫内膜增生症(endometrialhyperplasia)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雌激素增高引起的子宫内膜腺体或间质增生,临床主要表现为功能性子宫出血,育龄期和更年期妇女均可发病。子宫内膜增生、非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无论是形态学还是生物学都是一连续的演变过程,病因和发生机制也极为相似。
病理变化
基于细胞形态和腺体结构增生和分化程度的不同,分型如下:
1.单纯性增生(simplehyperplasia) 以往称为轻度增生或囊性增生,腺体数量增加,某些腺体扩张成小囊,衬覆腺体的上皮一般为单层或假复层,细胞呈柱状,无异型性,但可见核分裂像,细胞形态和排列与增生期子宫内膜相似。子宫内膜的间质也有增生,将腺体分开。1%的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可进展为子宫内膜腺癌。
2.复杂性增生(complexhyperplasia) 以往称为腺瘤型增生,腺体明显增生,相互拥挤。腺体结构复杂而不规则,体积大小不一,由于腺上皮细胞增生,可向腺腔内呈乳头状或向间质出芽样生长。腺上皮呈柱状,可有复层排列,但是无细胞异型性。腺体间子宫内膜间质减少。约3%可发展为腺癌。
3.非典型增生(atypical hyperplasia) 在腺瘤型增生的基础上,上皮细胞异型增生,呈复层排列,细胞极性紊乱,体积增大,核浆比例增大,核染色质浓聚,核仁醒目,可见多少不等的核分裂像。但腺体间仍可见残留的少量间质分隔。重度非典型增生有时和子宫内膜癌较难鉴别,需经子宫切除后全面检查才能确诊。1/3的患者可发展为腺癌。
三、子宫肿瘤
(一)子宫体癌
子宫体癌又称子宫内膜腺癌(endomertrial adenoca rcinoma),是由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多见于50岁以上绝经期和绝经期后妇女,以50~59岁为高峰,平均发病年龄55岁。近年来由于子宫颈癌发病率降低及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延长,以及更年期激素替代疗法的应用,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病因和发病机制
子宫体癌的病因尚未明了,一般认为与雌激素长期持续作用有关,患者常有内分泌失调的表现。研究发现与下列因素有关:
1.肥胖 发病风险与超重程度密切相关,超出正常体重23kg的女性发生子宫内膜癌风险增加10倍。雄甾烯二酮在脂肪细胞内经芳香化可转变为雌二醇,从而增加体内雌二醇的含量。在绝经后妇女中,卵巢和肾上腺产生的雄激素的前体也是在脂肪细胞内转化为雌二醇。
2.终身未生产或无排卵性月经周期 因体内孕酮处于较低水平,减弱了孕酮和雌二:醇的拮抗作用,致使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几率增加。
3.罹患分泌雌激素的功能性卵巢肿瘤,如卵巢颗粒细胞瘤。
4.长期服用雌激素为替代疗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可增加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这一点已在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
另有部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似乎与体内雌激素增加及子宫内膜增生无关,这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偏大,肿瘤分化较差,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3.1数据编码教学设计.docx VIP
- 2025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单招《数学》常考点试卷含答案详解(完整版).docx VIP
-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边塞征戍类专题练习合集.docx VIP
- 一种JNK激酶的相变探针及其应用.pdf VIP
- (高清版)DB37∕T 1830-2011 文登奶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pdf VIP
- 一方出地一方出资金的投资合作协议模板.docx VIP
- 第二单元 第1课《吉祥剪纸》课件【桂美版】美术 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Joyoung 九阳 开水煲 K17D-WY170使用说明书.pdf
- 2025年认证行业法律法规及认证基础知识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边塞征戍类对比阅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