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养生思想精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孙思邈养生思想精要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孙思邈养生思想精要 姜孟林 王明炯 (湖南省长沙医学院中医系 湖南长沙 410219) 【摘要】 今天的中国,养生的热潮席卷神州,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认真了解和学习“药王”孙思邈流传养生的宝贵思想,有着特殊的意义。作为一个“神童”, 孙思邈从小经历了生死的考验,对于包含人生大智慧的经典,他很早就表现出了超越常人的领悟力。本文就孙思邈养生思想与现代生活联系紧密的几个方面作出了讨论。 【关键词】孙思邈 养生 道德修养 善饮食 善居处 避禁忌 一 前言 今天的中国,养生的热潮席卷神州,从各色的养生书籍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就可见一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健康长寿的向往空前迫切,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认真了解和学习“药王”孙思邈流传给我们的宝贵思想,对于一个中医专业的从业人员就有着特殊的意义。药王的养生思想涉及面极广,对人们生活的衣、食、住、行、服药等各个方面都做了非常详尽的论述,本文就孙思邈养生思想与现代生活联系紧密的几个方面作出了讨论。 二 孙思邈的养生观 2.1孙思邈养生思想源头 作为一个 “神童”(《旧唐书?孙思邈传》记载:“七岁就学,日诵千言。”),孙思邈从小经历了生死的考验(《千金要方?序》云“吾幼遭风冷,屡造医门。”),这也引发了他对于生命的一些终极问题的思考,对于包含人生大智慧的经典,他很早就表现出了超越常人的领悟力。《旧唐书》记载:“善谈老庄及诸子百家之说,兼好释典”。盛唐时期,统治者将道教置于国教地位的同时也尽力将三教势力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而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也为三教提供了发展的时机。《中国大百科全书》载:“佛道像合雕多见于陕西耀县(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下同)。如现存于药王山碑林的“魏文朗造像碑”。)生活在这一历史阶段的孙思邈不可避免地受到三教不同程度的影响。何况孙思邈的家乡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东南)三教合流之风颇盛,并在全国有代表性。受到这些思潮影响的孙思邈提倡的道德包含了儒家的“仁、孝”,佛??的“慈悲”,和道家的“天人合一,贵人重身”。孙对佛家经典十分仰慕,这也深深地影响了日后他的医学观和人生观,在他的作品中处处体现着这些重要的思想。如佛家《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千金药方?养性》云:“凡有所爱,不用深爱;心有所憎,不用深憎;并皆损性伤神。”《三世因果经》云:“三世因果说不尽,龙天不亏善心人。三宝门中福好修,一文喜舍万文收。”《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提到:“人行阳德,人自报之;人行阴德,鬼神报之。人行阳恶,人自报之;人行阴恶,鬼神害之。寻此二途,阴阳报施岂诬也哉”。道家《千金药方?养性》“老子曰:善摄生者,陆行不遇虎凶,此道德之祜也。”儒家思想“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孙在《福寿论》中指出:“福者造善之积也,祸者造不善之积也。”孝亦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要素之一,而通晓医术被认为是孝亲者应有的能力。《备急千金要方?序》中亦有“君亲有疾不能疗之者,非忠孝也。”之论。由此可见孙的养生思想融合了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核心。 2.2孙思邈养性大要 孙思邈非常重视生命,对于教导人们爱惜自己的生命,孙循循善诱,苦口婆心。“人之所贵,莫贵于生。荒唐无始,劫运无穷,人生其间,忽如电过。”孙把养性规范,归纳为以下十点。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论;六曰饮食;七曰房事;八曰反俗;十曰禁忌。对于这十点的论述,孙继承了《黄帝内经》顺应天道的基本思想,“治未病”的思想,并把这些思想融入到了人们生活的一点一滴,包含了衣、食、住、行、言、行、举、止,入微入细。 2.2.1提高修养 孙把提高自我的道德修养摆在了养生首位,《千金药方?养性》云:“德行不充,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故愚者抱病历年而不修一行,缠病没齿,终无悔心。”人们如果想长生保命,延年益寿,就必须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他在提倡道德修养时特别强调淡泊名利。他对于当时社会孜孜汲汲追逐名利,纵欲逸情之风呲之以鼻,孙云:“余慨时俗之多僻,皆放逸以陨亡。”并在《千金要方?养性》开篇引用嵇康“养生五难”来强调轻薄名利为养生之大旨。他提出:故养性者知其如此,于名于利,亦若存若亡,所以没身不殆也。孙将淡泊名利之心总结为十二少:“善摄生者,常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孙要求人们:“凡心有所爱不用深爱,心有所憎,不用深憎,并皆损性伤神。”“美药勿离手,善言勿离口,乱想勿经心。” 孙还继承了儒家“慎独”思想,言“最不得浮思妄想,心想欲事,恶邪大起,故孔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