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Ⅲ-Ⅳ度痤疮临床观察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Ⅲ-Ⅳ度痤疮临床观察
吴卉 赵建 林甘苏
(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皮肤科泰州225300)
作者简介:吴卉(1976.3-),女,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医学美容。
【摘要】目的:评价果酸疗法治疗重症痤疮疗效观察。方法:采用低浓度果酸护肤品每日涂抹,高浓度果酸产品每月一次医院治疗,应用治疗前后直观图片对比评价疗效。结果:27例患者采用该方法治疗,患者外观改善率100%。结论:此治疗方法简单,患者依从性好,治疗后,病情缓解期长。有一定临床使用价值。
【关键词】果酸疗法;Ⅲ-Ⅳ度痤疮
【中图分类号】R75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075-02
化学剥脱术是应用化学剥脱剂使皮肤产生一定厚度且可控制的损伤,达到使皮肤病改善或者治愈、重建皮肤结构的方法。[1]早在60年前,人类已经开始使用化学剥脱疗法,其中一些化学剥脱剂目前仍在使用(如苯酚、三氯醋酸等),但这些传统的化学剥脱剂不同程度存在剥脱深度不易掌握的缺陷。90年代初,果酸已经作为一种无毒、愈合快的新型剥脱方法为患者和皮肤科医生提供新的选择[2]。
2007年9月-2010年7月我科采用果酸疗法治疗重症痤疮27例,并采用术前后照片对比进行疗效评价,取得满意效果。(痤疮轻重分类依据《临床皮肤病学》Pillsbury分类[3]),见表1。
1.1临床入选标准:入选27例患者均为Ⅲ度以上痤疮患者,其中男9例,女18例,年龄19-28岁,平均24.3岁;病程0.5-11年,平均深在性脓疱21个,15例患者有囊肿形成,数量不等。并且已剔除治疗禁忌对象:(1)不能充分遮光者;(2)沟通有困难者;(3)6个月内施行过外科手术的部位(levelⅠ的操作除外);(4)面部有单纯疱疹等病毒感染史者;(5)正接受其他治疗者,尤其是口服含有光敏成份药物的患者;(6)免疫功能低下者(将延迟痊愈,易发生感染和过度的色素沉着);(7)有放射线治疗者;(8)疤痕体质;(9)近期使用维A酸类治疗,或脱毛膏、脱毛器具使用者;(10)孕妇、哺乳期妇女。同时能按要求治疗前2-3天禁止脸部剃毛刮须。治疗前后禁止使用刺激性强的化妆品,同意使用配套果酸护肤品。治疗后能够严格防御紫外线,外用防晒霜,保湿,防止感染。(禁忌症参见日本酸类化学剥脱美容治疗治疗指南,附后)
1.2治疗方法:采用百润公司提供的芯丝翠果酸治疗产品,每天白天使用每日倍护面霜(主要成分10%AHA(8%乙醇酸和2%柠檬酸)、两性羟基复合物、VitE、UVA/UVB光谱防晒剂)(产品批准文号:卫妆进字(2005)第0993号),晚间使用倍润面霜(主要成分10% PHA、维他命E/维他命B复合因子)(产品批准文号:卫妆进字(2005)第2223号),同时强调所有接受治疗患者严格防晒(防晒霜SPFgt;30,PA++以上)。每月定期至医院接受一次乙二酸治疗,起始浓度为20%(配有20%、35%、50%、70%四种不同浓度),根据患者术中反应,记录微潮红、刺痛时间,并以此为标准使用中和液中和酸液终止治疗,给予冰水湿敷。若20%浓度酸液作用时间达5分钟,则下个月治疗时提高一个浓度梯度。若20%浓度本月作用时间不足5分钟,下个月维系原浓度继续治疗,直至这一浓度能维持5分钟,下个月换下一浓度梯度。以此类推直至患者酸浓度达70%维持。每个月治疗一次,五个月为一个疗程。
1.3随访与观察:末次治疗结束后半个月嘱患者来院拍摄疗效对比照片。每月电话随访疗效一次,连续3个月。
2结果
2.1疗效判断标准:根据治疗前后皮损总数计算皮损减退率。皮损减退率=(治疗前皮损总数-治疗后皮损总数)/治疗前皮损总数times;100%。基本痊愈:患者皮损消退ge;90%;显效:50%le;皮损消退<90%;有效:20%le;皮损消退<50%;无效:皮损消退<20%。总有效率=基本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表2
治疗前后患者皮损数量,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治疗结果:28例患者中,基本痊愈的8例,显效的17例,有效的2例,无效的0例,总有效率100%。
2.3术后随访:均表示痤疮损害较前减轻,且再出现损害时皮损消退速度变快,损害严重程度变轻。但面部色素回复均需较长时间。
2.4不良反应:术后有不同层度潮红、褪皮,均能自然消退。
3讨论
3.1果酸將近40种,多数是从水果中萃取纯化出來的:甘醇酸是从甘蔗,酒石酸是从葡萄,苹果酸是从苹果,柠檬酸是从柠檬,乳酸则可从发酵过的牛奶及蜂蜜中找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