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胸椎结核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胸椎结核
李刚 李伟(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 644000)
【摘 要】 目的 探讨胸椎结核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81 例胸腰椎结核患者采用前路—期病灶清除、植骨、kaneda, TSRH, Diapason, CENTAUR内固定治疗,随访2 年以上,观察术后和随访时神经功能恢复、畸形纠正、结核治愈率、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2 年时100%融合。在胸段后凸畸形分别平均纠正l0。,随访时无矫正度丢失;81 例伴截瘫者神经功能平均恢复2 级(Frankel 分级);结核治愈率100%。结论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具有能矫正后凸成角畸形,重建脊柱的稳定性、预防畸形复发、术后患者能早期离床活动等优点,治疗效果满意
【关键词】 胸椎结核;植骨;融合;内固定
作者自2000 年3 月~2007 年12 月作者收治81 例胸椎结核患者,均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自体肋骨、内固定手术治疗,分析并评价其治疗效果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1 例胸椎结核中,男46 例,女35 例。年龄22~67 岁,平均37 岁。81 例均表现为背部酸痛,下肢乏力,其中65 例出现跛行,1 例括约肌功能受限。 所有患者均经X线摄片、CT或MRI检查,胸椎中段(T6~T9)45 例,胸椎下段(T10~T12)36 例。结核病灶均诊断为胸椎结核伴椎旁寒性脓肿。脊髓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1 例,B级5 例,C级35 例,D级39 例,E级1 例。术前胸椎后凸Cobb角8。~18。。,平均16。。
1.2 治疗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所有患者均排除开放性肺结核及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心功能2 级以上。术前至少3 周以上的正规抗结核、制动、化疗、全身支持治疗,到血沉持续下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时施行手术。
1.2.2 手术方法
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于瘫痪重侧或病灶明显侧,从后正中线病椎之上两个椎体侧方3 cm起,沿病椎肋骨作弧形切口,切除入路的1~2 根部分肋骨,若病椎为T6-9,采用开胸入路;若病椎为T10-12,则不切开胸膜,推移胸腔脏器即可见椎体前缘病灶处隆起,穿刺可见脓液或干酪样坏死物,结扎病灶节段动脉,将脓肿???切开,完全吸净脓液,清除肉芽、死骨、残留的椎间盘、硬化骨,直到正常骨质。合并截瘫者,从病椎的椎间孔处分离出神经根,切除横突、椎弓根等进入椎管行脊髓前方充分减压。矫正后凸畸形,再将切取的自体肋骨按椎体骨缺损的高度修整成3~4 根捆绑后植入,其中用Kaneda固定18 例、TSRH固定21 例、Diapason固定22 例、CENTAUR固定20 例。局部应用异烟肼0.2~0.3 g。创腔置硅胶管引流,如有胸膜破裂则放置胸腔闭式引流。
1.2.3 术后处理
按常规护理,术后3 d拔除引流管。进行四肢功能锻炼,卧床4~6 周后戴支具下床,每2 个月复查X线片,必要时复查CT或MRI。继续三联抗结核药物治疗,持续1 年。术后3 周内每周复查血沉,以后每月复查一次。
2 结果
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仅1 例并发气胸,余无并发症。所有患者平均随访2 年以上,按脊柱结核的治愈标准[1],81 例脊柱结核病灶均愈合,无局部结核复发,亦无胸腔内结核扩散,背部疼痛症状均消失,神经功能均恢复见表1。植骨全部骨性融合,骨性融合时间平均3.5 个月。后凸角0~8。,平均矫正10。,随访未发现后凸畸形加重。
表1 胸椎结核 81手术前后神经功能
.
3 讨论
3.1 胸椎结核前路手术治疗的生物力学基础
病灶常位于椎体,与椎体的血液循环有关,动脉血供应通常为椎动脉、肋间动脉及肋横动脉的分支,属终末动脉,静脉回流缓慢,这为结核杆菌向椎体内播散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椎体及椎间盘的溶骨性破坏使脊柱的前、中柱结构失去了必要的骨性支持,身体的纵向负荷使椎体压缩,出现后凸畸形,造成椎管前方受压;另外,结核所致的干酪样坏死物质、死骨及增生的肉芽肿等亦可对脊髓前方造成压迫。前路手术不仅直接解除脊髓前方受压,而且通过前中柱的植骨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3.2 治疗方法的选择
由于胸椎结核的致残率较高,且治疗也棘手。脊柱结核是结核杆菌全身感染的局部表现,应采取局部与系统兼顾的综合治疗,其中化疗应遵从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用的原则,但单纯化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N末端前B型利钠肽与房颤伴快心室反应的关系.doc
- NT-proBNP对冠心病心肌缺血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doc
- NT超声检查在早孕期胎儿筛查中的应用.doc
- N端前体脑钠肽检测在不同程度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doc
- OCT-4在肿瘤干细胞中的研究进展.doc
- OCT检查沧州地区正常成人及儿童黄斑、视盘的研究.doc
- On Improving Students’ Extensive Reading Ability in Senior High School.doc
- OPRM1基因A118G多态性对瑞芬太尼麻醉的影响.doc
- Orem自理模式在产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doc
- OPT、TOC之理论探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