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月考试卷-肥西中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月考试卷-肥西中学

肥西中学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命题人:王凤云 审题人:张道存 注意事项:本卷分I卷和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请在答题卡上答题。 第卷 阅读题~(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节).下列不属于人们爱微博的原因的一项是( )(3分) A.微博符合中国人以小喻大、以物喻情、以观点代替系统性思维、强调意境的思维传统。 B.微博起步晚,但发展快,发展速度已经超过能把事情说清说透、辩理性强的博客。 C.微博的字数虽然少,最多140个字,但能互动,有交流,能辩论,能交锋,能互相启蒙,能安慰情感,恰恰符合了思想快餐、精神快餐的需求。 D.微博满足了人们想宣泄、娱乐、追求公平正义的心理需求。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微博能将人们的核心思想用一两句话表达清楚,不需要系统性的逻辑论证,这种快捷方便的形式让它迅速获得人们的青睐。 B.《论语》片断化、碎片化、故事化、情景化的特点影响了中国人的逻辑思维,导致逻辑推论在中国人传统思维的缺失,微博正是这种缺失的体现。 C.微博给孤单的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人们通过虚拟的形式实现平等的交流。 D.娱乐明星粉丝众多,点击率高,转发率高体现了在一个世俗化的社会里人们利用微博在满足情感需要和规避风险之间的左右权衡。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们通过微博宣泄不满,成本相对低廉,却对促进社会和谐有着积极作用。 B.博客重思辨,微博互动性强,二者各有千秋,没有高下之分。 C.微博是人们沟通的桥梁,互不相识的人也可以成为朋友,由此说来,“宅男”“宅女”就只是空间上的孤独者,精神上依然自由、丰富。 D.在微博中,由于很多人的微博名字是虚拟的,空间也是虚拟的,微博还需要公权力来干预和管理,来维护交流的积极和健康。 (一)阅读文言文,完成4~7题。(节选自《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对下列语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 擢:提拔 B.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 徇:示众 C.已而大夫鲍氏、高、国之属害之 害:谋害 D.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 竟:穷尽.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晏婴识才举荐,齐王能纳谏任贤,使穰苴的才能得以发挥。B.穰苴有谋略,请派国君的宠臣为监军,而后逆君命杀庄贾以立军威。C.穰苴体恤部下,身先士卒,故凝聚士心,不战而屈晋、燕之师。D.穰苴凯旋时,明大义,知礼节,雍容揖让,尽显儒将风度。 .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分) 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扞燕晋之师。(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古诗,完成8~9题。(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诗歌前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10.补写空缺名篇名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____________。此情可待成追忆, 。~(24分)烛照无人苍茫时 11.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水烛的形象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从内容和结构,分析文章第⑤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文章第⑧段画线句子引用了经典名句,试分析其妙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本文作者创作意图的理解。(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