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肝主疏泄”浅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肝主疏泄”浅析
徐美翔1 伍建光2(1 江西中医药大学岐黄国医书院 330006;2 江西省中医院 330006)
【摘要】 目的:证实“肝主疏泄”方法:从 肝主疏泄 的内涵、生理、病理等方面深刻认识肝主疏泄的价值,重视肝主疏泄这一生理功能结果:在实践中应用此理论对于指导疾病的防治与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结论:“肝为将军之官”,足见其在中医藏象理论中的地位。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其主要生理特点可概括为“肝主疏泄”。
【关键词】 肝;疏泄;生理;病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6-0222-01“疏泄”一词最早出现于《内经》,《素问middot;五常政大论》曰:“发生之际,是谓启陈,土疏泄,苍气达,阳和布化,阴气乃随,生气淳化,万物以荣。”[1] 《内经》虽未明确提出肝主疏泄,但在其篇章中多处论述了肝气具有升发条达舒畅的特性。如《素问middot;五常政大论》云:木曰敷和,敷和之纪,木德周行,阳舒阴布,其性随,其用曲直,其政发散,其藏肝。”1 肝主疏泄的生理病理1.1 调节气血的运行肝脏体阴而用阳[3]。以血为本,主藏血,司血液的贮存与调节。
“血者,皆肝所主。”“肝藏血,其化为荣。”而血的运行无不受肝气的影响。若肝的疏泄功能正常, 则气机调达,血脉畅通,气血运行正常,人体则健康无病。即丹溪所谓“ 气血冲和,百病不生”。[4]另外,心主身之血脉,“肝旺心亦旺”,肝脏可通过调畅心脏气机的流通,协助心气推动血液运行。
1.2 助脾胃纳化水谷脾为仓廪之官,主运化,其气升。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其气降。二者阴阳相合、升降相因、为气血生化之源。然脾胃之升降、精微之纳化,又赖肝之疏泄相助,肝气条达、气机调畅,是保障脾胃正常运化功能的重要条件。
1.3 分泌胆汁以助消化肝与胆互为表里,肝之余气化为精汁,溢入于胆,胆汁排泄到肠腔内,可以帮助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胆汁为肝之余气积聚而成,胆汁的分泌与排泄,也依赖于肝主疏泄功能的正常。[5]只有肝主疏泄功能正常,则胆汁才得以正常的分泌和排泄,方能有助于脾胃的运化功能,促进饮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如果肝气郁结疏泄功能正常,则胆汁生成排泄障碍,出现胁肋、胀满、疼痛、口苦、纳食不化等症。若胆汁逆流入于血脉,外溢于皮肤,则可见黄疸等病证。
1.4 调节精神情志人的精神情志活动,虽属心神所主,但也与肝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一方面,“肝藏魂,主谋虑”;另一方面,肝通过对血液、气机等方面的调节,来较好的协调自身的精神情志活动。正常的情志活动,依赖于气血的正常运行。情志异常对机体生理活动的影响,也在于干扰正常的气血运行。《素问middot;举痛论》所说的“百病生于气也”,就是针对情志所伤 , 影响气机的调畅而言。所以肝的疏泄功能具有调畅情志的作用。
1.5 充调肾精肝之与肾,乙癸同源。肝主疏泄,肾主闭藏,二者存在着相互制约和相互调节的关系。肝气疏泄正常,气机畅达,五脏六腑精气充盈,则下归于肾。[6]同时肝血充盛,使血化为精,肾精才能充满。此外,肝的疏泄功能,还表现于女子排卵和男子排精的生理功能。若肝失条达、气郁化火,可下劫肾之阴精,或阴虚阳亢,相火妄动,扰动精室,出现男子遗泄等症。此皆疏泄失常之变。
1.6 调节水液代谢水液的运行是肺、脾、肾、三焦以及膀胱共同活动的结果,但也离不开肝的疏泄功能。因水之运行,全赖于气,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肝主疏泄是气机升降的重要环节。气机畅则津液输布也随之畅通无阻。肝失疏泄,水液不能正常代谢,出现小便不利、水肿、痰饮、臌胀等。正如《素问middot;大奇论》“ 肝满、肾满、肺满,皆实为肿 ,又 肝壅两满 不得小便。”2 伍炳彩教授“肝失疏泄”典型案例2.1 肝郁便秘案(疏泄不及)患者,女,56岁,214年10月15日前来就诊。数年来,大便或三五日一行,或五六日一行,但便质不燥,条细而涩,排出不畅,口苦咽干不思饮,两眼胀涩。因家事烦扰,平日多心情郁闷,每生气则食欲立减,且胁下胀闷走窜,喜叹息。舌红苔薄黄板滞,六脉细而弦。治以疏肝行气,方以小柴胡汤化裁,用药:柴胡5g、川芎5g、黄芩3g、法半夏5g、大枣3枚、党参10g、生姜5片、青皮5g、佛手10g、藿香15g、炙甘草5g、桔梗10g。服上方七剂,大便即畅,稍有复发。小柴胡汤升降相因,寒温同用,补泻兼施,最能升发三焦郁闭之气,启肝疏泄之机,助膜腠行津液,故能气郁之便秘。
2.2 肝火鼻衄案(疏泄太过)患者,女,35岁,2014年11月18日,因鼻衄不止前来就诊。患者鼻衄反复发作,每发则出血不止,必用冷水??其后项方可止。自有此症以来,心烦易怒,夜寐不安;面色青黄,舌质绛红,苔黄,脉弦数。治以清肝泻火,用药:焦栀子15g、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