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docVIP

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 孙志辉 张凤海 王建涛 秦俊峰 乔陆军 (河北省大名县医院 河北邯郸 056900) 【中图分类号】R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9-0264-02 【摘要】目的 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16例四肢创伤性组织缺损患者行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7~9 d。结果 16例患者肉芽生长良好,经游离植皮或组织瓣移植创面后,全部一次成功。结论 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能充分引流创面坏死物质及渗液,促进创面愈合并为二期手术提供良好条件。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 四肢 软组织缺损 随着目前交通运输业和工业的发展,高能量的外伤导致的四肢软组织缺损日趋多见,因常合并肌腱、骨等重要组织外露,临床处理比较棘手,患者需承受多次换药的痛苦,且病程长、治疗费用高,还易出现创面感染、骨髓炎、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河北大名人民医院骨科于2010年12月~2012年3月间对16例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病例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6例,其中男13例,女3例,年龄19~67岁,平均42岁。全部为高能量损伤后的软组织缺损,部位:小腿6例,大腿7例,前臂3例。其中骨外露7例,肌腱外露5例。合并创面感染5例,内置物外露3例。 1.2材料:VSD敷料(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主要成分为聚乙烯乙醇水化海藻盐泡沫),有10cmtimes;10cmtimes;1cm和5cmtimes;15cmtimes;1cm两种型号,内置1~2根多孔的硅胶引流管;具有分子阀门功能的单方面透气功能的透明薄膜(英国施乐辉公司提供,主要成分为聚氨酯和丙烯酸);三通接头及持续负压吸引装置。 1.3治疗方法:①彻底清创,清除创面及间隙内的坏死筋膜,对有肌腱、血管、神经及骨外露的要尽量采用临近正常组织覆盖,对有内置物外露的可不必取出;②置入VSD敷料,将VSD敷料修剪成与创面大小相一致的形状,并置入创面使其与创面充分接触,较大的创面可将多块敷料进行拼接,深部腔隙可将材料填塞在腔隙内,敷料上的硅胶管从创面表面或周围皮肤中戳孔引出;③封闭创面:将施乐辉透明薄膜覆盖创面和周围3 cm以上的正常皮肤,引流管周围用系膜法封闭;④持续负压吸引:将专用的负压吸引装置连接到引流管,并将压力调整至125~200mmHg(1mmHg=0.1333kPa)之间,此时可见VSD敷料变瘪,敷料内的引流管清晰可见。如发现有漏气,要重新封闭;⑤拆除敷料:经持续负压吸引7~9d后拆除VSD敷料,并观察肉芽生长情况,如创口内分泌物多,肉芽生长欠佳者则再次清创,继续使用VSD负压引流;⑥修复创面:拆除敷料后若肉芽生长良好,则行直接缝合、皮片植皮、皮瓣转移闭合创面;⑦抗生素使用:术前无创面感染者预防性使用广谱抗生素,创面感染者,根据培养情况使用敏感抗生素。 2 结果 16例患者经拆除VSD敷料后,12例肉芽生长良好,创面达二期修复指标,其中2例采用直接缝合,8例采用游离皮片移植,2例采用临近皮瓣修复,均一次成功。4例创面仍有分泌物,彻底清创后2次应用VSD辅料,创面均达到了可以植皮的条件,经二期植皮后均获得了成功。 3 讨论 对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传统上一般应用凡士林纱布或庆大霉素纱布覆盖创面的多次换药法以及组织瓣转移法,前一种治疗方法虽然可隔绝空气的污染,保持创面的湿润,但无法及时带走分泌物和坏死组织,不能刺激肉芽生长,且需要频繁换药增加了空气感染的几率; 后一种治疗方法虽然是治疗复杂皮肤缺损的好办法,但供区和受区的必要条件以及手术操作的技术差异,使其存在较多不成功因素。 1992年德国人Fleischmann等[1]首创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用于治疗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1994年裘华德[2]率先引进,近年来国内外学者[3,4]应用其治疗多种急慢性皮肤软组织缺损或促进移植皮肤成活,均取得良好效果。作者通过应用VSD技术治疗23例复杂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后,创面均达到了可以植皮的条件,经二期植皮后均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VSD技术在处理创面时,不仅可以变开放性创面为闭合性创面,而且全方位的持续引流去除了细菌培养基和创伤后受损组织产生的毒性分解产物,减少机体组织对毒性产物的重吸收;半透膜的密封阻止了外部细菌进入创面,保证了创面内和皮肤的水蒸气正常透出;持续全方位的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