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为魏延鸣不平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为魏延鸣不平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 西安 710302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事例分析魏延的不得志以及窝囊的根源,为魏延鸣不平。
【关键词】魏延 不得志 根源 不平
民间流传这么一句谚语:诸葛死,诸葛在,诸葛死后杀邓艾。说的是邓艾因为斗不过活诸葛,于是拿诸葛塑像撒气。他企图扳倒诸葛塑像,恰巧扳到机关上了,结果下来了一把刀直接把邓艾的头颅砍了下来。邓艾想去捡头,冷不丁又下来一把锤子,把头捶成肉泥。据传说,这是诸葛事先料到、提前安排设计的结果。
诸葛死后杀了敌人邓艾,诸葛死后也杀了自己人魏延。提到魏延,还有句俗语叫:扑得跟魏延一样。说的是诸葛六出祁山时,由于忧心国事,操劳过度,染疾在身,于是点灯向天祈寿,不曾想魏延闯帐报告军情,碰倒主灯,导致诸葛祈祷失败。于是就有了“扑得跟魏延一样”的俗语,用来比喻行为莽撞。但魏延绝不是有意而为之,他也希望诸葛能够延年益寿,他不知情,不知者不为过。但魏延也真够莽撞的,守营帐的卫兵拦都拦不住。
魏延在《三国演义》第一次亮相是在四十一回里:刘备为曹操所迫,弃新野走襄阳投刘琮,不料刘琮听信蔡瑁之言让刘备吃了闭门羹。魏延挺身而出,大开城门招刘备入内,可刘备为不惊扰百姓而决定不进城。魏延受到排挤只好投靠长沙太守韩玄。关羽攻长沙时,韩玄认为黄忠战斗不力要杀掉黄忠,魏延激于义愤,再加上韩玄也不重用他,他不得志而积怨,于是便率吏民杀掉韩玄,投降刘备。
在诸葛看来,魏延先背弃刘琮,投奔韩玄;接着又背叛韩玄,投靠刘备,这是典型的吃谁的饭砸谁的锅,住谁的房揭谁的瓦。这种人不可靠,迟早是祸根,摸不准啥时候也会背叛刘备。诸葛痛恨这种不忠不义之人,因此义正词严地当面指责魏延曰:“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诸葛这是常规推理,放到谁谁都会这么想。可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想,魏延也有自己的道理:背叛刘琮,那是因为刘琮年小,没有主见,听从佞臣蔡瑁,而他给刘备大开城门,是仁义之举。至于和关羽里应外合杀韩玄,献长沙,投刘备,那是他替黄忠鸣不平,也为自己不受重用鸣不平。他是好钢,岂能不使在刀刃上?他是千里马,岂能骈死于槽枥之间?他是明珠,岂能暗投?从这点讲,魏延背弃韩玄投靠刘备是弃暗投明,是“鸟择良木而栖,士择良主而仕”之举,是正确的选择。而诸葛却以“脑后有反骨”一棍子把魏延打入十八层地狱,让他背一辈子黑锅,永世不得翻身,这对魏延是极为不公的。
其实,不管是从医学角度讲,还是从星相学角度看,都没有“反骨”一说,诸葛对魏延心生“卖主”反感,于是赐魏延“反骨”罪名。“反骨”一词是诸葛针对魏延一人所做的绝版发明创造。尽管诸葛强加 “反骨”之辞,但魏延并没有产生“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的念头。自从跟了刘备这“明君”打天下以后,魏延死心塌地,出谋划策,驰骋沙场,绝不含糊,为汉室立下了汗马功劳。
二出祁山时,魏延还出了一个对付司马懿的妙招:直出子午谷,杀卫兵一个措手不及。可惜诸葛对魏延有成见,对其建议、意见不管正确与否一概不予采纳,结果错失良机,错失了“出子午谷径取长安”的良机。连敌手司马懿都替诸葛惋惜:“诸葛亮平素谨慎仔细,必不肯造次行事。他却不知吾境地理;若吾用兵,先出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连魏延都知道“吾(司马懿)境地理”,诸葛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他岂有不知“吾境地理”的道理?是不是他故意不采纳魏延的主张,怕魏延抢了他的彩头,自己反倒难以服众?是不是诸葛有嫉贤妒能之嫌,也未可知。一个有“反骨”的人能给诸葛出“直出子午谷,杀魏兵一个措手不及”这样有利于汉室的高明的主意吗?
无独有偶,《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中有:曹操兵出斜谷界口时曾诱降魏延,魏延不仅严词拒绝,而且拈弓搭箭,射中曹操,声名大噪,成为蜀汉之中伤过曹操的唯一牛人。由此看来,魏延非但没有“反骨”,反倒有“忠魂”;非但没有“反心”,反倒有“忠心”。
就是在六出祁山,久攻不下,诸葛病重,形势危急的情势下,魏延也没有想到去反叛,而是听命于诸葛,引兵出战,杀退探子夏侯霸。魏延对汉室忠心耿耿,由此可见一斑。
可惜的是“魏延有反骨”在诸葛心目中已生根发芽、根深蒂固,无法更改。诸葛宁可让资历浅薄、经验缺乏的杨仪带兵,也不让具有元老级别的魏延领衔。魏延跟诸葛南征北战、出生入死,有功劳,也有苦劳,可就是???不到诸葛的认可,更别说得到诸葛的提携了,以致魏延虽壮志满怀但壮志难酬,英雄无用武之地。
可见第一印象是多么重要!第一印象好了,即使你有一些小缺点小错误小瑕疵,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第一印象不好,即使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