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先天性多骶椎融合畸形1例考察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先天性多骶椎融合畸形1例考察
米斌 谢同金 彭灿 李豫皖 施丽超 尹甜 吴辉 吴长初( 通讯作者)
( 长沙医学院 湖南长沙 4 1 0 2 1 9 )
【摘要】 通过M008骶骨标本体质观测和影像学考察,发现该标本由7个椎骨构成,L5椎体后上部发育不全,前下部与S1完全骨化;骶岬平面前高出骶翼平面20.00m m,在骶岬右前有一增生性骨桥;S5-C O1已骨化;X-影像显示由上至下有6条横行的椎间钙化阴影;骶骨测量弓长(mm)145.00(114.50),长宽数112.00(105.16)。综合分析,该标本为一男性,属先天性多骶椎融合(腰椎骶化合并尾椎骶化)伴L5发育不全等多元先天性畸形。
【关键词】腰椎骶化 骶骨变异 体质测量
【中图分类号】R6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6-0381-02
在人体科技馆建设中发现一例7骶椎标本。有关腰椎骶化及骶椎腰化的临床资料已有较多报道,但7骶椎完全骨化的标本的确少见。考察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材料来源于长沙医学院人体科技馆异形标本展区(M008号标本)。采用非测量性观察、体质测量和影像解剖学方法,对比《中国人解剖学数值》进行综合考察,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
2 考察结果
2.1 非测量性观察
标本为一成人骶骨,呈三角形,由7个骶椎构成(1.2%),已经充分腐蚀清洁干燥,表面光滑,结构完整。前正位观:盘面椎间完全融合,S1-S4垂直(16.4%),S5-S6弯曲向前;两侧各有5个骶前孔。骶骨背观骶正中嵴突出,骶管上口呈“V”字形,骶管裂孔为尖长形。骶骨侧面两耳状关节面对称,未见明显的异常。其底部两侧骶翼对称,前部光滑,外侧部粗糙;发现骶岬前缘高出翼平面20.00mm,骶甲右前有一片高28.00mm,宽20.00mm骨赘增生(与上位椎体形成骨桥连接);椎体上面向后下呈40deg;倾斜;表面结构完整;
2.2 体质测量结果
采用马丁仪(plusmn;0.1m m)对骶骨径线、骶后孔、骶管裂孔与骶椎融合线等指标进行测量,对比《中国人解剖学数值》,结果见下表。
表1:骶骨的各径(mm)
表3:骶后孔间纵径(mm)
骶骨底指数=(骶骨正中矢状径/骶骨底横径)times;100骶骨长宽指数=(骶骨最大宽/骶骨前弦)times;100
2.3 影像学观察
正前位X-线拍片影像显示大部小梁阴影清晰,压力与张力曲线展向自然。上中部阴影突出。由上至下有6条横行的钙化阴影,两侧5个骶孔阴影清晰可见。侧位X-线影像显示骶骨盆面垂直,小梁阴影清晰,发现骶翼平面以上有一有前向后倾斜的楔形阴影,轮廓清晰。
3 分析讨论
根据以上综合考察结果分析,从骶骨各径线(表1-5)分析,初步认为系一成年男性骶骨[1]。弓长大于30.50m m(表1),说明该骶骨高度绝对值增加;长宽数112.00m m(表6),大于正常值6.84m m,应为“狭骶型”;纵弯曲指数比正常值小4.9m m(表6),表明为“直骶型”。根据非测量观察(图1)和X-线影像学结果(图2)分析,均支持该骶骨由7个骶椎构成[2],其中L5仅发生前部椎体,并直接与S1完全骨化,其上缘向前突出的副岬,而后部椎体和相关结构则发育不全;L5右上部增生性骨桥表明,可能还有与L4骨融合的趋势;此外,该标本也有S5-C o1之间完全性融合。综上所述,该骶骨为先天性多骶椎融合畸形(腰锥骶化合并尾椎骶化)伴L5发育不全等多元先天性畸形[3]。腰骶移行多引起脊柱和骨盆形态结构变化,有时会造成???骶神经损伤,也是腰腿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4]。因此,本考察报告将为临床影像学诊断[5]与治疗提供解剖学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邵象清.人体测量手册[M].上海辞书出版社,上海.1984,2:138-141.
[2]河北新医大学.人体解剖学上册[M].1977,11,256-257.
[3]冯地忠,孟镔,倪跃等,骶骨变异1例报告.局解手术杂志,2006,151.
[4]郭世绂.骶骨畸形变异.解剖学报.第2卷,第1期,1957,1:75-89.
[5]侯黎平,崔洪鹏,阮狄克等.非矩形化Castellvi-IIIB型腰椎骶化侧位影像系列误判一例.中华外科杂志.2010,06,第48卷第12期.96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