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讲:古希腊自.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讲:古希腊自

第二讲:古希腊自然哲学 苏格拉底以前的古希腊哲学 雅典时代的哲学(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 ) 希腊化时期 (马其顿王国) 第二讲:古希腊自然哲学 古希腊在吸取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成就的基础上,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开创性。 古希腊时期,思维主要是以自然界为对象,但科学与哲学还没有分离(真正的科学始于16世纪初的伽利略)。古希腊哲学也就以自然哲学为显著特征。 古希腊文明以前,首先有克里特岛的文明,后来有迈锡尼文明,再到“荷马时代”(前12-9世纪),荷马时代以后,腓尼基人创造了腓尼基文明。 古希腊文明大致经过了三个时期:雅典以前时期、雅典时代、希腊化时期 一 苏格拉底以前的古希腊哲学 1、公元前七世纪的爱奥尼亚学派强调“变化 “ 古希腊的爱奥尼亚的米利都学派(公元前七世纪)是公认的的第一个哲学学派。米利都的泰勒斯第一个思考世间万物的本源问题,他首先提出了万物的本源是“水”,而他的学生阿那克斯曼德和阿那克斯米尼却不同意他们老师的说法,分别指出,万物本源是“无规定者”或“气”。这样,对世界的思考出现了两个特征:一是普遍性的寻求,二是批判性思考。有了这两个特点,哲学就开始了 爱奥尼亚学派虽然在具体观点上有分歧,但他们都普遍认为,只有不断变化着的东西才能构成其它东西(水、气,火等),他们都在强调世界的本源性是“变化 2 毕达哥拉斯的数源主义 就在数学初创时期,发生了数学史的第一次数学危机。无理数的发现使他们大伤脑筋。 3 公元前5世纪的爱利亚学派的“不变” 爱利亚的巴门尼德开创了理性演绎传统,他主张世界的本质是静止的,运动只是假象。 其学生芝诺把他的演绎法发扬光大,提出了四个“悖论”,用理性演绎的方法论证了世界的“不变”本质(“二分法”、“阿喀琉斯追不上乌龟”、“飞矢不动”、“运动场”)。 芝诺的这四个悖论可分为两组,头两个是一组,假定时间空间是连续的,后两个是第二组,假定时间是间断的。每组的第一个悖论表明孤立物体的运动是不可能的,第二个表明两个物体的相对运动是不可能的。他意在表明,无论时空是连续的还是间断的,运动都是不可能的,都会出现荒谬的事情。 4 公元前五世纪的德谟克利特用原子论对“变”与“不变”的调和 出生于希腊北部的德谟克利特认为,自然现象是可以得到统一解释的,但统一不是在宏观层次上进行的,而是将宏观的东西归结为微观的东西,这些微观的东西就是原子。 原子论开创了用看不见的东西来说明看得见的东西这一传统。同时,他把宏观层次的解释降到亚宏观的层次来进行。并且,也把“质的”差异用“量”来描述。对后来的科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 雅典时代的哲学(公元前5-4世纪)(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 1、苏格拉底 (1)、他要求“认识你自已”。 (2)、他的两种方法富于传奇色彩:一是对待好学的年轻人的方法,即“助产术”,从具体事例出发,逐步引导对弄懂一些抽象的概念。 二是“苏格拉底讽刺”,是对待自以为有知实则无知的人的方法。 2、柏拉图 (1)、常识和感觉这些东西千变万化,转瞬即逝,是不牢靠的。真正的实在是理念,哲学的目的就是把握理念(不变的东西)。柏拉图运用“洞喻”,提出“理念论”。(也有一种看法(波普尔)是无理数的发现,使其提出“理念论”) (2)、他把几何学带入到自然界的研究中(欧多克斯)。并提出要“拯救现象”,建立了“水晶球宇宙模型”。 3 亚里士多德 (1)、哲学(形而上学)———“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 他不同意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事物的本质寓于事物本身之中,是内在的,不是外在的(柏拉图的理念是外在于事物的)。他强,说明一个事物必须说明四个方面,即四个原因: 质料因 形式因(即动力因,也是目的因) (2)、物理学(具体科学) 既然事物的本质是内在于事物的,把握本质就应该研究事物本身。于是,亚里士多德重视经验考察,于是他创立物理学。 主要观点有:天地两界说、自然位置说、碰撞说、厌恶真空说、目的论等 (3)、逻辑学(《工具论》)(方法论)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可概括为两阶段论:突出演绎法(理性推理),但第一原理从哪里得来?他只得求助于归纳法,但他的归纳法只是直觉归纳和简单枚举法。 (4)、伦理学 什么是“至善”?亚里士多德说,至善在于它特有的本质的实现,即目的的实现(目的论) 三、希腊化时期(马其顿王国)的科学成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