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子宫全切术后发热病人诊治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子宫全切术后发热病人诊治分析
谢芳(湖北省松滋市妇幼保健院434200)
【摘要】目的:引起子宫全切术后发热的原因,以便针对性治疗。方法:通过观察体温,B 超等寻找发热原因。结论:术后发热原因较多,需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子宫全切术后;发热【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0-0138-01
病例介绍:患者,郑某某,女,47 岁,因“腹式子宫全切术后7 天,伴发热3天,下肢痛2 天”入院。患者2014.某月因子宫肌瘤在外院行腹式子宫全切术,术中见子宫增大如儿头大小,表面光滑,手术经过顺利,术后第三天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8-38.8℃,给予退热,抗感染治疗,无明显好转,且2 天前出现右臀部及大腿部疼痛,伴下肢乏力,速转入我院。门诊以发热原因待查收住。
妇检:外阴阴道正常,残端光滑,右侧残端顶部有一7*7cm2包块,边界不清,右侧盆壁张力大,有压痛。
入院诊断:发热原因待查:阔韧带血肿并感染、深静脉炎。
入院后行(1)床边B 超:双下肢血管血流信号充盈尚可。(2)盆腔B超示:子宫已切除,残端未见异常回声。给予芒硝1000g腹部外敷。
请中医科会诊,中药如下:丹皮2 桃仁2 冬瓜仁2 红苇2 败酱2 鱼腥草2 黄芩2 黄连2 银花2 连翘2 龟板2 鳖甲2丹参2 柴胡2包夏枯草2包5 副,1 副/日,分2 次开水冲服。经上述治疗6 天,患者仍发热,腿痛。再次B 超:右侧盆腔可见低回声区。拟行剖腹探查术。
手术经过:1.麻醉成功后,取平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2.于原切口处切开皮肤,电刀切割逐层,见脂肪层下多个脓腔,皮下脂肪不新鲜,取脓液1ml送培养+药敏。
3.切开筋膜层,见筋膜下血液涌出,呈暗红色,量约30ml,清除血液及血凝块。
4.切除皮下不新鲜液化的脂肪组织,切除脓腔,组织送病检。
5.放置橡皮引流条1根,逐层缝合腹壁各层。
术中诊断:腹壁脓肿,筋膜下血肿。
讨论:术后不明原因发热,体温在低热到中等热范围,术后切口感染,坏死物质吸收,呼吸道感染,盆腹腔感染,脓肿形成均有可能。上呼吸道感染易于排除。本病例如能确认盆腔无脓肿,积液,切口深层次组织坏死,应当首先考虑;切口深层组织坏死,早期因为尚未形成脓肿或液体太少,超声难以发现,常在5-7天时发现局部肿胀,疼痛,渗出等异常表现,打开可见浅层脂肪组织正常,而深层脂肪组织部分坏死,液化。
腹壁切口并发症:1.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十分少见的坏死性软组织感染,临床上以皮肤,皮下组织及浅深筋膜的进行性坏疽为特征。
该病起病凶险,如不能及时诊断与处理,病人往往死于败血症和毒血症,呼吸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及多器官衰竭,死亡率38%。2.腹壁切口血肿,积液:腹壁血肿出现的原因除止血不彻底以外,在关腹时并未见明显出血者,一是由于在分离腹直肌时,手指不是上下垂直深入其裂缝拉开,而是手指斜横深入腹直肌后而损伤小血管,积血未发现;二是在低血压时血管痉挛,切口在关腹时看似干净,而关腹后几小时血压恢复正常再出现血肿。少数患者有凝血障碍性疾病或接受抗凝治疗,如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或小剂量肝素。术后剧烈咳嗽,呕吐也有可能发生腹壁血肿。3.腹壁切口感染:切口感染不外乎医源性高危因素与病人本身不利因素所致。医源性高危因素如术前住院时间长,手术时间延长,术前未应用预防性抗生素,休克病人,手术失血过多或使用引流等。病人本身因素如年老,肥胖,糖尿病,肝病,免疫力降低及营养状况差,长期甾体激素治疗等。
参考文献[1 ] 刘新民:腹壁切口并发症。妇产科手术学.2003.-3 版。
[2]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2004.1 1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