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肱骨髁上骨折112例的治疗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112例的治疗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112例的治疗分析 吴俊华 郭 毅(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创伤中心 云南昆明 650021) 【中图分类号】R7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31-0181-02 【关键词】 儿童 髁上骨折 内固定 外固定 对2001年1月~2008年12月我中心112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112例,其中男79例,女33例,年龄3~6岁50例,6~12岁51例,12~15岁11例;摔伤97例,车祸伤15例。 1.2 受伤情况 闭合性骨折86例,闭合性撕脱骨折7例,闭合骨折并脱位8例,闭合骨折并桡神经、正中神经损伤4例,闭合骨折并尺神经、正中神经损伤1例,闭合骨折并桡神经损伤3例,开放性并尺骨鹰嘴骨折1例,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2例。 1.3 治疗方法 手法复位石膏夹板外固定20例,占本组病例的18%。手术复位91例,占本组病例的81%,其中克氏针内固定加石膏夹板外固定62例,螺丝钉内固定加石膏夹板外固定10例,克氏针加可吸收螺钉内固定加石膏夹板外固定2例,碎骨片缝合加石膏夹板外固定3例,单纯克氏针内固定14例。观察保守1例。 1.4 结果 住院天数2~72天,平均住院天数13天,其中1例并休克及胸腹联合伤者住院72天。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不限,最短半年,最长6年,所有患者骨折愈合,除1例来院已畸形愈合较长时间未手术外,其余111例均未发生畸形愈合(大于5度的肘内翻)和功能障碍(大于5度的关节活动受限)。 2 讨论 2.1 摔伤是导致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主要原因,且年龄多发于12岁以下。本组112例中有97例是摔伤所致,占本组病例的87%,101例年龄在12以下,占本组病例的90%,属于低年龄好发骨折,病人的年龄有助于诊断[1]。 2.2 并发症 约7%的此类骨折病人伴随有神经损伤,桡神经损伤最常见[2],本组中8例分别合并有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的损伤,与文献报道相符合。 2.3 无移位肱骨髁上骨折,因骨折周围骨膜等组织尚未撕裂,有一定的固定作用,治疗上只需采用屈肘石膏夹板外固定2~3周即可达到良好的骨折愈合效果。 2.4 有移位的新鲜骨折无明显神经血管损伤者,在有限次数能达到手法复位成功的,用屈肘石膏夹板外固定3~4周也可达到良好骨折愈合效果。 2.5 手法复位失败或合并神经血管损伤以及局部严重肿胀和开放性骨折者,应积极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防止致残和严重功能障碍的关键措施,本组手术者占81%,与总体预后良好相关。手术中要尽可能解剖复位,在不能获得解剖复位时应采用功能复位,力求肘关节外形和骨折解剖位置均接近正常。手术时应注意保护骨折远端附着的骨膜和骨骺骺板。具体方法可视术中情况而定,以交叉克氏针为基础,配合丝线缝合、螺钉、可吸收螺钉加强固定碎骨块的方法,力求最大限度地恢复其解剖位置,消除软组织的嵌顿。 2.6 为避免发生治疗后还出现骨不连、肘内翻、活动障碍等,在患者来院确诊后应立即制定治疗方案,在有限次数(1~2次)牵引手法复位失败后应立即改用手术治疗,对闭合骨折肿胀严重和骨折端较碎不易稳定者不主张手法复位,开放骨折和伴神经损伤者应尽快手术,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一定要客观、科学,不要一味强调单一模式和单一手术方法的好处,应以解剖和功能的最大恢复为治疗原则。 参 考 文 献 [1][2]Raymond G. Hart Timothy James Rittenberry DennisT Uehara Hnad book of or thopaedic Emer gencies 432-433, 2001,8.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