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统计学方法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用统计学方法分析

A COURSE OF LECTURES;Welcome;医学科研设计与数据处理网络多媒体学习系统;医学科研设计与数据处理网络多媒体学习系统;医学科研设计中常见的错误及其对策; ; 问题: 本例设计对照组采用空白对照,而试验组的处理因素有两个(排膜汤和白药),即试验组的观察效应(子宫出血情况)中混杂有两个因素的作用。如果研究的目的是观察排膜汤的疗效,那么在对照组中未施加白药因素的情况下,则不仅有扩大两组的差别的作用,而且使试验组的效应不清楚是排膜汤的作用还是白药的作用。如果研究目的是观察排膜汤和白药联合用药的疗效,那么本例缺乏参比对象。因此无论何种研究目的,该研究的对照设置均存在问题。; 释疑: 为了解排膜汤是否有作用,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安排对照组服米非司酮+白药,试验组服米非司酮+服排膜汤+白药;如为了观察排膜汤与白药的联合疗效,则对照组应设置服米非司酮+排膜汤。这样,通过与对照组的比较,均衡试验组中的干扰因素效应,才能较准确的观察对比两组的疗效。 ;例2:“套管针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中应用”一文,作者选用1995年~1996年心肌梗死患者中使用溶栓疗法的20人。试验组采用套管法,研究对象条件为:选用静脉好、直、血流足、充盈好的10个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法,剩下10人为对照。比较两组采血的时间是否不同。结果(略)。 结论:试验组采血时间快于对照组。; 问题: 作者在选择试验组对象上有偏倚,即两组试验对象在比较的试验效应(采血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上明显不一致,使本研究获得“理想”的结果。显然,选择对象上的偏倚歪曲了实验结果,组间的试验效应无可比性,不能说明采血时间快于对照组是套管法的效应。同时两组患者也未随机分组,可能存在其他影响试验效应的因素。; 释疑: 为说明套管法的采血时间效应,应选择符合本次试验要求的(假设均要求选用静脉好、直、血流足、充盈好的患者),n 个患者为试验对象,明确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随机将,n 个对象分为试验组(套管法)和对照组(常规法),比较二者的采血时间效应。 ;例3: “都乐式分娩法的效应”一文,对96例分娩产妇做了临床观察。作者的设计如下:选择在本院分娩产妇为试验对象,分娩产妇自愿进入试验组或对照组。 试验组(46例):处理因素是在整个分娩过程中有医院助产士为陪伴人,完成整个分娩过程;对照组(50例):处理因素为采用常规法观察分娩过程。 作者结论:两组在产程、合并症、出血量上都有差别。; 问题: 1.本研究中采用了非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象的分组有偏倚,组间试验对象影响试验效应的因素不一致。 2.试验组的处理因素(分娩过程用医院助产士为陪伴人)的效应是已知的。研究结果不能说明问题。 ;释疑: 明确试验因素的选取(如产妇的陪伴人),明确试验对象的选择和纳入标准,采用随机分组,使分娩过程两组的其他影响因素大致一致的前提下,观察两组的试验效应。;例4: “不稳定心绞痛冠心病患者护理疗效的观察” 一文, 研究对象为有心绞痛的冠心病患者。 作者设计,A组:住CCU病房的82例冠心病患者, B组:住普通病房的冠心病患者92例。两组人群药物治疗相同,但护理等级不同。观察两组在不同的护理等级情况,两组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间、次数/日、血压、心率等。 结论:两组各指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 问题: 本研究作者希望比较护理等级不同对冠心病的疗效,但比较组的研究对象间(病情等因素)有较大的差别,即组间基线情况明显不一致,影响结果的可比性,本例结果无意义,不能说明问题。 ;释疑: 评价处理治疗效果的前提,是组间试验对象影响试验效应的因素(基线情况)大致相同,如希望比较护理等级不同对疗效的影响,可将本研究的病情做分层因素(普通病房层和 CCU 病房的患者层),在各层(如普通病房层)中随机分组,观察不同的护理等级的疗效。;例5:课题“黄连素、盐酸环丙沙星溶液治疗褥疮疗效观察” 临床资料摘要:1997 年 8 月至2000 年2月的 30名住院患者,共44处褥疮,其中Ⅰ期24处、Ⅱ期12处、Ⅲ期 8 处。最小面积2cm×3cm,最大面积6cm×7cm。处方:黄连素粉、盐酸环丙沙星溶液调制软膏敷于褥疮面,7天为一个疗程。结果见下表。;表 黄连素、盐酸环丙沙星溶液治疗褥疮疗效观察;作者结论:由表显示,经两个疗程治疗,44处褥疮有40处治愈,占90%,显效2例占4.55%,好转和无效各1 例占2.27%,第一疗程治愈率为68.18%,其中Ⅰ期为83.13%。经第二疗程后,Ⅰ期褥疮全部治愈。Ⅱ期褥疮患者除 1 例好转,余全部治愈。; 问题: 1.本文为药物治疗褥疮疗效的临床评价,应设置对照组(常规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