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2年6月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Jun.,2002
of Ch沁se NonIlal No.2
第2期 J0唧alSch砌of andCulture
IJaIlguage Nanjing U试versity
手挥五铉 目送归鸿
——嵇康诗文的玄学个性
许海意蒋凡
(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
摘要:嵇康“意足”、“任心”、“优游”的玄学个性,返归“自然”、心与道冥的人生追求,反映
于他的诗文,则以“真”、“情”为根本,或清远超拔,或率真旷达,或思慎辨明,或困惑而徘徊……
他把庄子的理想境界人间化,把道的境界变成诗的境界,演绎了与严酷现实对立的悲剧。他虽
常以玄理入诗,却无意于诗的玄化。
关键词:嵇康“意足” 玄学个性
中图分类号:1207.22文献标识码:A
诗文创作往往与创作主体的思想境界是紧密相联的。一个人的思想境界与思想特色,往往会在其
诗文创作中表现出来。与其玄学思想相联系,嵇康的诗文创作中也表现出其明显的玄学个性来。
嵇康思想上主张“自得”、“意足”,心态上注重“傥然”、“任心”、“显情无措”,生活上倾向“优游”、“自
然”,反映到他的诗文作品中,便时而为“诗书自乐,远游可珍”的优游闲静,时而为“寄胸怀于八荒,垂坦
荡以永日”的率真旷达,时而为“体物研几,衡珠剖粒,思之慎而辩之明”【1j(P10盯’的卓识独见,时而为对
“性不伤物,频招怨憎”的困惑与徘徊……总之,与其玄学人格相应,凸显出一个“真”字。
一“琴书自乐”的优游闲静与“长与俗人别”的清远超拔
嵇康玄学注重个体的自然天性,并把自由观念与这种自然天性联系在一起,从而将“自然”的玄学观
念生活化,使之成为一种生活艺术的自觉追求,在日常生活中努力超脱污浊的俗世,追求一种玄远自得、
平和畅然的境界。
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他以近乎调侃的语调述说了自己性情与名教世俗是怎样的格格不入:
人伦有礼,朝庭有法,自惟至熟,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卧喜晚起,而当关呼之不置,
一不堪也;抱琴行吟,弋钓草野,而吏卒守之,不得妄动,二不堪也;危坐一时,痹不得摇,性复多
收稿日期:2002一03—20
作者简介:许海意(19r73一),男,山东菏泽人。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
蒋凡(1939一),男,福建泉州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虱,把搔无已,而当裹以章服,揖拜上官,三不堪也;素不便书,又不喜作书,而人间多事,堆案盈
机,不相酬答,则犯教伤义,欲自勉强,则不能久,四不堪也;不喜吊丧,而人道以此为重,已为未
见恕者所怨,至欲见中伤者,虽瞿然自责,然性不可化,欲降心顺俗,则诡故不情,亦终不能获无
咎无誉,如此,五不堪也;不喜俗人,而当与之共事,或宾客盈坐,鸣声聒耳,嚣尘臭处,千变百
伎,在人目前,六不堪也;心不耐烦,而官事鞅掌,机务缠其心,世故繁其虑,七不堪也。又每非
汤、武而薄周、孔,在人间不止此事,会显世教所不容,此其甚不可一也。刚肠疾恶,轻肆直言,
遇事便发,此甚不可二也[2](P121。1捌。
在今天看来,嵇康这些行为也是非常显眼突出的。嵇康标举这种独立特行,目的就在于以人的自然
天性对抗世俗的名教,与之划清界限,从而凸显出高洁的人格。当楚王聘庄子出仕时,庄子日:“吾将曳
尾于涂中!”[3](嘲)嵇康面对山涛的荐举,日:“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离阔,陈说平生,浊
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2j(H矧嵇康与庄子的精神是相通的,无论是“曳尾于涂中”,还是“守陋
巷”,都是一种不受世俗困扰、名教束缚的生活,所追求的都是主体心灵的“自得”与“意足”。
追求主体心灵的“自得”、“意足”,必专注于内心;专注于内心,必恬淡于外物;恬淡于外物,则外物与
主体处于平等和谐的关系之中。主体心灵的强行支配一旦溃化甚至是消失,则客观外在的景物描写也
就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初中道德与法治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pdf VIP
- 《论语》十二章+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VIP
- 霍兰德测试60题打印版.pdf VIP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党课PPT(优质ppt).pptx VIP
- 烹饪原料加工技术:干货原料涨发工艺.ppt VIP
- 人教PEP版五升六英语专项自测-阅读理解(有答案).docx VIP
- 竞聘介绍主题PPT模板.pptx VIP
- 《我与地坛》任务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docx VIP
- 售后服务中心员工奖惩制度.docx VIP
- 适合一个人看的欧美电影.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