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物化学-外周神经系统药物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H1受体拮抗剂按化学结构分类: 抗组胺作用弱于其他结构类型,并具有中等程度的中枢镇静作用,还可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局部外用可引起皮肤过敏。如:曲吡那敏 具有明显的中枢镇静作用和抗胆碱作用,常见嗜睡、头晕等不良反应,但胃肠道反应低。部分药物可治疗失眠。对于两个芳基不同的氨基醚类手性药物,其S大于R构型体。如:苯海拉明 丙胺类抗组胺作用较强而中枢镇静作用较弱,产生嗜睡现象较轻。如:氯苯那敏(扑尔敏) 三 环 类:氯雷他定、赛庚啶 哌 嗪 类:西替利嗪 哌 啶 类:阿司咪唑(息斯敏) 丙 胺 类: 氨基醚类: 乙二胺类: 一、构效关系: 1、经典H1受体拮抗剂的结构通式: Ar1为苯基; Ar2为苯基、苯甲基、吡啶基、噻吩甲基等。 X可是O、C或N。 n一般为2,R1或R2一般为甲基。 凡是符合上述结构通式的化合物均有H1受体拮抗活性。 芳环和叔N原子间距离保持在0.5~0.6nm。这是抗组胺药物分子侧链反式构象存在时的距离。 苯海拉明的距离为0.6~0.68nm 异丙嗪的距离为0.48~0.56nm 扑尔敏的距离为0.6~0.68nm 都有很好的抗过敏作用 2、距离要求: 3、不共平面要求: 两个芳环不在一个平面上,活性较大。 4、手性: 右旋氯苯那敏 抗组胺药氯苯那敏,它的右旋体活性高于左旋体。 二、丙胺类H1受体拮抗剂的代表药物: 1、命名: N,N-二甲基-γ-(4-氯苯基)-2-吡啶丙胺顺丁烯二酸盐 γ-(4-Chlorophenyl)-N,N-dimethyl-2-pyridinepropanamine maleate (一)马来酸氯苯那敏 Chlorphenamine Maleate 在稀硫酸中,马来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红色消失,生成二羟基丁二酸。 2、显色反应: 与枸橼酸酐在水浴上加热,显红紫色,为叔胺类反应。脂肪族、脂环族和芳香族叔胺均有此反应。 其吡啶结构在pH3~4的缓冲液中与溴化氰试剂反应,吡啶环开环,与苯胺生成橙黄色缩合物。若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代替苯胺,则产生红色缩合物。 3、光学活性: 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存在一对光学异构体。其s构型的右旋体的活性比消旋体强2倍,急性毒性也较小。R构型的左旋体的活性仅为消旋体的1/90。扑尔敏为消旋的马来酸氯苯那敏。 4、代谢: 服用后吸收迅速而完全,排泄缓慢,作用持久。主要是以N-去一甲基、N-去二甲基、N-氧化物及未知的极性代谢物随尿排出。而马来酸则被羟化为酒石酸(2,3-二羟基丁二酸)。 5、合成路线: 溴代乙醛缩二乙醇 6、临床应用: 1)为丙胺类抗组胺药,临床主要用于过敏性鼻炎,皮肤粘膜的过敏,荨麻疹,血管舒张性鼻炎,枯草热,接触性皮炎以及药物和食物引起的过敏性疾病。副作用有嗜睡、口渴、多尿等。常用剂型为片剂和注射液。 2)与乙二胺类、氨基醚类、三环类等传统抗组胺药相比,丙胺类H1受体拮抗剂的抗组胺作用较强而中枢镇静作用较弱,产生嗜睡现象较轻。 三、三环类H1受体拮抗剂 三环类H1受体拮抗剂是在吩噻嗪类结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传统吩噻嗪类抗组胺药不仅具有H1受体拮抗作用,还有抗胆碱和镇吐作用,中枢抑制作用较明显,也可引起光致敏反应。对吩噻嗪母核和侧链进行变化,产生出多种结构的三环类H1受体拮抗剂,具有各自的作用特点。 三环类基本结构 三环类抗组胺药的结构与前述乙二胺类、氨基醚类和丙胺类的结构仍有共同之处。将上述各类分子中的两个芳环的邻位相互连结,即构成三环类H1受体拮抗剂。当三环类结构通式中的X为氮原子,Y为硫原子时,即成为吩噻嗪类,这是第一种三环类抗组胺药,此类中一些药物至今还在临床应用。 吩噻嗪类抗组胺药如异丙嗪(promethazine)可用于皮肤粘膜变态反应疾病,瘙痒性皮肤病晕动病,恶心,呕吐,失眠,缓解咳嗽、感冒症状等。但会产生困倦,嗜睡,口干,心率失常,皮肤过敏,光致敏反应等副作用。 通式中的X变成sp2杂化的碳原子,Y为生物电子等排体-CH=CH-基置换,即成为赛庚啶(cyproheptadine),具有较强的H1受体拮抗作用,并具有轻、中度的抗5-羟色胺及抗胆碱作用。适用于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症及其他过敏性疾病。 异丙嗪 赛庚啶 由于赛庚啶还可抑制下丘脑饱觉中枢,故尚有刺激食欲的作用,服用一定时间后可见体重增加。将赛庚啶的-CH=CH-换成-CH2CO-,并用噻吩环代替靠近羰基的苯环,得到的酮替芬(ketotifen),既具有强大的H1受体拮抗作用,还可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临床用其富马酸盐治疗和预防各类哮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2021年高考数学全国卷备考策略讲座.pptx VIP
- TB_10414-2018_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docx
- 草堂居士:《赌经》.docx VIP
- (高清版)DB34∕T 4910-2024 康养旅游气象指数等级划分.pdf VIP
- 膀胱炎病历模板(2020年-2021年).pdf VIP
- 命运交响曲钢琴谱.doc VIP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期末复习文言文练习题汇编(含答案).docx VIP
- 对甲基苯磺酸镉的结构及催化性能研究.docx
- 2025届江苏省高三下学期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试卷英语最后一卷(二)(含答案).pdf VIP
- 殡仪馆员工服务规范及奖惩制度.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