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核磁共振治疗帕金森病的相关研究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核磁共振治疗帕金森病的相关研究
赵法军
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摘 要】目的:探究核磁共振治疗帕金森病的相关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共对31例帕金森病人实施了脑深部电刺激术,术前进行左旋多巴冲击试验,采用核磁共振(MR D,微电极记录(microelectrode recording MER)技术和术中测试结果共同确定最后靶点并经过MR工复查验证位置准确,同期植入脉冲发生器,比较手术前后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运动评分。结果:术后患者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症状控制稳定,未出现持续性并发症。结论:STN-DBS治疗帕金森病的近期疗效显著,严谨的手术流程是DBS良好疗效的保障。
【关键词】核磁共振;治疗帕金森病;临床试验
前言: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黑质-纹状体病变导致多巴胺减少,引起的以肢体震颤、僵直和运动缓慢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多年来人们对帕金森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缺少客观的实验室诊断依据,特别是对早期及亚临床期帕金森病诊断比较困难。鉴于此,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方法来治疗帕金森病。本文探讨磁共振波谱分析在早期及亚临床期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共的31例帕金森病人进行研究,其中男20例,女11例,年龄在39-51岁之间,平均年龄45.8岁。经临床检查均无心肺及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仅有轻微、间断的一侧或两侧肢体震颤,为静止性,伴轻度的动作缓慢,无肌强直及平衡功能障碍。
1.2方法
术前进行左旋多巴冲击试验,采用核磁共振(MR D,微电极记录(microelectrode recording MER)技术和术中测试结果共同确定最后靶点并经过MR工复查验证位置准确,同期植入脉冲发生器,比较手术前后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运动评分。主要结局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双侧纹状体和黑质区NAA,NAA/肌酸、胆碱、肌酸NAA/胆碱、胆碱/肌酸值的变化。
统计学分析:采用SAS 6.12 for WINDOWS软件,由我院神经内科对实验不知情的研究生进行处理,结果以xplusmn;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术后微毁损效应及不良反应16例术后早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改善,持续时间约至术后1周,称微毁损效应。10例术后2 -3 d可下地行走,1例术后早期出现幻觉,3d后自行缓解。术后异动症加重4例,通过调整药物量缓解。无颅内血肿、颅内或头皮感染、电极位置不当、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没有与机械有关的并发症,仅有针道少量出血和囊袋积液各2例,出院时已痊愈。
3.结论
3.1帕金森的病理研究
帕金森病的病理改变主要在于黑质、苍白球、纹状体(尾状核及壳核)以及蓝斑内色素细胞缺失,多巴胺含量减少以及不同程度神经元被破坏,神经胶质增生,从而产生震颤、强直、运动障碍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体征。从临床开展立体定向手术以来,很多学者为PD的外科手术治疗在脑内寻找有效靶点,它们有:苍白球、豆状核攀、内囊、福雷尔区(Forel-H)、丘脑腹外侧核、丘脑底核、丘脑腹前核以及小脑齿状核。就目前知识,大脑基底核(团)和丘脑内这些靶点,存在两个不同的纤维联系通路,一个是苍白球到丘脑腹外侧核群通路,可能与僵直有关;进行第一次手术毁损Vim核时,要注意解剖位置特征。应用DBS手术和药物的联合治疗,可延缓帕金森病症状的发展,避免药物严重副作用的出现,使病人获得比较正常的生活,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3.2核磁共振治疗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患者起病隐袭,病程较长,早期症状不明显,有的仅有轻微的间断的震颤,很难确诊。帕金森病患者从多巴胺神经元开始丢失到症状出现潜伏期大约5年。动物及人体研究己证实帕金森病患者症状前期脑中己存在生化、病理的改变。此时头颅CT和MRI在病变部位仍无特征性表现。因此,许多学者止在寻求一种能客观地早期诊断帕金森病并监测病情发展的新技术,以力求早期发现疾病,萌芽期进行干预治疗,达到治愈疾病发展的目的。
3.3核磁共振仪的使用方法
病人在手术室取坐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麻下将定向仪的框架或头环固定于病人的颅骨上,要求定向仪框架两侧的Y轴尽可能与AC-CP线在颅表的投影线相平行。将病人送至术中MRI诊断检查室。扫描参数,取轴位Tl加权像,轴位及冠状位质子像、正中矢状位T,加权像,应用立体定向手术计划系统计算出靶点的座标值、弓架左右角度及前后角度,计算出最佳的人颅点和轨迹。深部电极植人:病人回手术间取平卧或半坐位,选好切口,再消毒、铺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风景谈》精品课件.ppt VIP
- T11长轨列车卸轨作业指导书.pdf VIP
- 城市轨道交通交流供电系统的保护方式1城市轨道交通交流供电系.pptx VIP
- 《极简项目管理》读书笔记.pdf VIP
- 北京-绅宝D70-产品使用说明书-绅宝D70 2.3T-C7230C7G-绅宝产品使用说明书.pdf VIP
-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pdf
- 2023 【小升初分班】小升初数学分班测试卷 (通用版,含答案).pdf VIP
- DLT 1253-2013 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pdf VIP
- 商务谈判毕思勇课程教案.pdf VIP
- 信息处理技术员教程(第三版)第6章 演示文稿基础知识.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