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道血肿的观察和护理体会.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产道血肿的观察和护理体会

产道血肿的观察和护理体会 【关键词】 产道血肿 【摘要】 目的 探讨产道血肿发生的高危因素,预防和早期发现以减少阴道分娩的并发症。方法 对42例产道血肿发生的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产道血肿的形成与有无妊娠合并症、产程长短、助产技术密切相关。结论 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提高助产技术,加强产后的观察与护理,是防治产道血肿的关键。 【关键词】 产道血肿;产妇;护理 产道血肿是指产时产道血管损伤或断裂而皮肤或黏膜相对完整,血液在局部积聚并形成血肿[1],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产后出血,继发贫血、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应予以积极预防,早期发现并正确处理。本文对我院1998年1月~2004年12月42例产道血肿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产道血肿42例,年龄20~35岁,平均26.9岁,孕周36+2~41+5。其中38例均为初产妇,4例为经产妇。新生儿体重<3500g 12例,>3500g 30例。孕1次34例,孕2次5例,孕3次2例,孕4次1例。平产38例,产钳助产4例。 1.2 血肿大小、发生时间、发生部位 见表1。表1 阴道血肿的临床情况(略) 2 讨论 2.1 产道血肿的高危因素 2.1.1 初产妇 血肿多见于初产妇,由于初产妇会阴、阴道较紧,产时急剧扩张,易致深层组织血管破裂形成血肿[2],胎头硬不易变形,胎儿娩出时巨大冲力易导致会阴裂伤,伤口延伸形成血肿。 2.1.2 缝合技术差 产道裂伤缝合技术不佳,止血不彻底,特别是顶端止血不良,缝合时线未拉紧或针穿过较大的静脉,未按解剖层次缝合切口,留有死腔等形成血肿。 2.1.3 产程异常 见于产程过快或产程延长或第二产程延长者。当产程过快时阴道组织未得到充分伸展,胎头下降冲力可造成组织损伤及组织深部血管撕裂发生血肿。滞产时软产道深部血管可因长时间受压发生坏死破裂出血。第二产程中外加腹压或手术助产致使胎先露下降冲力也可造成组织损伤及组织深部血管撕裂发生血肿。 2.1.4 血液凝血功能障碍 常见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可并发DIC,由于全身小动脉痉挛,管腔狭窄,血液浓缩和高凝导致组织缺氧,微血管病变及血管脆性增加,分娩时组织损伤易产生血肿[3],妊娠合并胆汁淤积综合征病人,由于胆汁淤积妨碍脂肪及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含量减少[4],肝功能损害凝血因子含量不足均易发生产道血肿,贫血患者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减少均易导致出血。 2.1.5 血肿发生部位以左侧切开处多见 由于女性盆腔静脉左侧是网状分散,右侧是干状分布[5],可能这是左侧血肿发生较高的原因。 3 护理体会 3.1 预防产道裂伤是预防血肿的重要措施 保护会阴及提高助产技术水平至关重要。会阴体弹性差、水肿或会阴体高的患者及巨大儿适当行会阴侧切术,但仍须注意保护会阴,协助胎头俯屈,以最小径线在宫缩间歇时娩出。避免滥用缩宫素及胎儿娩出期间不恰当地腹部加压,以免引起急产而使产道裂伤,正确处理产程,避免滞产或第二产程延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产程过长。使用催产素时,要有专人严密监护,观察滴速和浓度,防止宫缩过强,胎头娩出过快导致软产道血管撕裂。 3.2 产后注意检查软产道 对高危产妇更应重视,对会阴阴道伤止血要彻底,阴道撕裂伤及时规范缝合,解剖层次正确不留死腔,凡创面遇有明显搏动性小动脉出血点宜先予结扎或单独止血,首针超过顶端上0.5~1cm,并结扎牢固,缝合完毕再次检查产道及切口有无渗血及血肿,常规肛检。根据具体情况术后阴道内填塞纱布卷压迫数小时,协助止血,并且予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3.3 血肿的处理 对表面黏膜完整,<4cm的小血肿用“0”号肠线在血肿部位做八字缝合,对>5cm的血肿,原则上充分切开清除血块,找出出血点,止血、分层缝合,确保止血和关闭死腔[6],对原有缝合伤口的血肿,要拆除缝线,挖出血块,重新止血缝合,根据失血情况,及时补液、输血、抗休克治疗,术后予抗生素治疗。 3.4 产后加强观察 产妇分娩后在产房观察2h,回病房后应继续加强观察,经常询问病人有无疼痛加重、肛门坠胀、便意感,严密观察产妇精神状态、面色,并监测血压、脉搏等变化。有异常者应及时肛诊或阴道检查,及时发现及早处理。切忌未检查即以“宫缩痛”对产妇进行解释或简单地予以止痛剂等处理,导致延误病情。 3.5 产后护理 对有产道血肿的产妇除常规护理外,要保持会阴部清洁,大小便后清洁会阴,勤换卫生垫,以0.5%碘伏擦洗会阴,每日2次。会阴水肿予95%乙醇或50%硫酸镁热敷,24h后会阴切口红肿者采用红外线灯照射每次30min,每日2次,并指导产妇体位应侧向健侧,避免恶露感染。 3.6 做好心理护理 指导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如何合理运用腹压,如何配合助产人员,以减少产道血肿的发生[7]。第一产程中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