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肝性脑病改过的
神经递质发生改变: 兴奋性递质减少抑制性递质增加 乙酰辅酶A和胆碱生成乙酰胆碱 氨基丁酸增加 氨中毒学说的不足 部分肝昏迷的病人,血氨正常 血氨很高的病人不一定出现昏迷 有些血氨↑并昏迷的病人,降低血氨后,昏迷并不好转 二、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1970年Parkes首先报道L-多巴治疗肝昏迷获得成功 其后,Fischer等对肝昏迷的发生提出了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1、正常觉醒的维持 2、假性神经递质的来源及引起脑病的机理 肠道中的氨基酸(苯丙氨酸、酪氨酸)——细菌作用——胺(酪胺、苯乙胺)——入肝——代谢清除 肝衰时,血胺入脑——在脑羟化酶作用下—苯乙醇胺、羟苯乙醇胺。 第十三章 肝 性 脑 病 hepatic encephalopathy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肝脏的功能 (1)物质代谢 糖: 脂 蛋白质 激素 低血糖 血浆蛋白 维生素 (2)凝血: (3)生物转化和屏障解毒功能 (4)分泌和排泄胆汁,促进脂类物质消化与吸收,并排泄某些毒物 合成凝血因子、 清除活化了的凝血因子、 合成纤溶酶原、抗纤溶酶 清除纤溶酶原激活物 肝脏强大的再生和适应代偿能力 动物实验证明;切除大鼠肝的中叶与左叶(占肝重的68%)后,约10-20天即逐渐恢复到原来肝脏的重量和体积。据报道,当人在肝部分切除后一个月,残留的肝叶可显著增大,半年后可恢复至切除前的大小,而且往往不出现肝功能障碍。研究证实肝细胞的再生是通过加速DNA的复制和核分裂增加来完成的。这种再生能力也可在化学药物中毒和生物性损伤时见到。如当药物中毒后,即使残存20%的正常肝细胞仍可迅速再生并于数周内恢复正常肝功能。 肝功能衰竭 由于肝功能严重障碍而引起的代谢紊乱(包括黄疸,低蛋白血症,高氨血症,出血,肾功能不全等),神经精神症状乃至昏迷等临床表现的综合症。 分类: 急性肝功能衰竭:起病急,病情凶险,又称爆发性肝衰竭。引起肝损害的原因多为重症病毒性肝炎,其次是药物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和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 慢性肝功能衰竭:病情进展缓慢,病程较长。在某些诱因作用下病情突然加重,进而发展为昏迷。多发生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和肝癌晚期。 二 肝脏细胞与肝功能不全 肝细胞可合成多种蛋白质,合成胆汁及胆红素,参与脂类及激素的代谢和生物转化,解毒,药物代谢等。 代谢障碍: 1 糖代谢障碍: 2 蛋白质代谢障碍: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1 肝性腹水: 2 低钾血症: 3 低钠血症: ■胆汁分泌及排泄障碍: ■凝血功能障碍: 肝硬化患者多有贫血原因 1造血原料摄入不足 2失血 3红细胞破坏增加 胆汁的生成运输和肝对胆红素的摄取、运载、酯化、排泄之间保持动态平衡 生物转化功能障碍 1 药物代谢障碍 2 解毒功能障碍: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3激素灭活功能下降: (1)雌激素 (2)胰岛素 (3)醛固酮、ADH 枯否细胞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枯否细胞被激活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对肝细胞可产生损害作用,促进肝功能衰竭的发生 枯否细胞功能障碍可导致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第一节 肝性脑病的概念及临床表现 肝性脑病的概念 急、慢性肝功能衰竭或严重慢性实质性肝脏疾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 临床表现: 一期(前驱期):轻度性格、行为异常(欣快激动或淡漠少言,衣冠不整或随地便溺),可有扑翼样震颤 二期(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 三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 四期(昏迷期):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 第二节 肝性脑病的原因与分型 肝性脑病的原发病 门脉性肝硬化 重型病毒性肝炎 原发性肝癌 严重胆道感染 晚期血吸虫病 分型 根据病程急缓: 肝性脑病 急性肝性脑病 慢性肝性脑病 暴发性肝炎或肝毒性药物 门脉性肝硬化或晚期血吸虫病 内源性肝性脑病 外源性肝性脑病 内 源 性:因病毒性暴发性肝炎、中毒性或药物性肝炎伴肝细胞坏死而出现的脑病,起病急,无明显诱因,预后极差,血氨可不高。 外 源 性:继发于门脉性肝硬化、晚期血吸虫性肝硬化等慢性肝病,又称门-体型脑病,有诱因,反复发作,预后较好,血氨升高。 第三节 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多数肝性脑病病人脑组织没有明显的特异性形态学改变。 氨中毒学说 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 Υ-氨基丁酸学说 其它神经毒质在肝性脑病中的作用 一、氨中毒学说 1、肝性脑病发作时,血、脑脊液中NH3↑ 2、慢性肝病或门体分流病人,高蛋白饮食或口服较多的含氮物后病情加重,而限制蛋白饮食后好转。 3、动物实验:给予大量铵盐,可诱发肝脑 4、Reye综合症:鸟氨酸循环中必需的某些酶缺乏,既有血NH3升高,又并发昏迷 证据 尿素的生成 鸟氨酸 瓜氨酸 精氨酸 NH3+CO2 NH3 尿素 肝衰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J-BT 14173-2020单元托盘储存类穿梭车货架.PDF
- 《匠心传承》课件 13 鼓风器 冶金助力.pptx VIP
- 体例格式6:工学一体化课程《windows服务器基础配置与局域网组建》任务1学习任务分析表.docx VIP
- 2024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考点提纲.pdf VIP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病管理演示文稿.ppt VIP
- 体例格式7:工学一体化课程《windows服务器基础配置与局域网组建》任务1学习任务教学活动策划表.docx VIP
- Unit+3+Make+it+happen(复习课件)英语外研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虚拟现实技术》全套教学课件(共7章)非AI生成.pptx
- 饮片车间厂房设施风险评估.doc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病管理.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