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年 3月 浙 江 外 国 语 学 院 学 报 March2014
第 2期 N0.2
JOURNALOFZHEJIANGINTERNATIONALSTUDIESUNIVERSITY
试论 《战国策》中歌谣谚语的运用
陈鹏程 ,刘生 良
(1.天津师范大学 文学院,天津 300387;
2.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摘 要 :歌谣与谚语是先秦社会两种重要 的言语形态。 《战国策》中歌谣、谚语运用的状
况反映 了战国时代歌谣与谚语的传播与接 受。相对 于春秋 时期歌谣以集体演唱为主。战 国
时期的歌谣以个体吟唱、抒发个体情感、展现个体 内心世界为主。因此 ,《战国策》中的歌谣
具有重要的艺术功能,它是展现人物冲突、展示人物个性的重要手段,有的歌谣 以丰厚的意
蕴扩展 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相对于春秋时人 的谚语 ,《战国策》中的谚语俚俗化色彩增强,
说理效能得到 了强化 。
关键词 :《战 国策》;歌谣;谚语
中图分类号:I10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074(2014)02-0071—06
歌谣与谚语作为普遍存在于各民族中的文化创造 ,同样大量存在于中国历代社会生活中。因此 ,
自《尚书》始 ,歌谣谚语便与史传文学发生 了密切的关系。歌谣与谚语 ,本为两种言语形态④,即歌谣
大多可 以歌唱而谚语则不能,歌谣主要以实时或即兴演唱的姿态 出现,而谚语则 以口耳相传的世代承
袭方式存在 。关于两者之别 ,清人杜文澜有着较为准确的解释 :“谣、谚二字之本义各有专属主名。盖
谣训徒歌 ,歌者咏言之谓 ,咏言即永言,永言即长言也;谚训传言,言者直言之谓 ,直言即经言,经言即
捷言。长言主于咏叹 故 曲折而纡徐 ;捷言颂其显明,故平易而疾速。此谣谚所 由判也。”¨但是 ,“二
者皆系韵语 ,体格不甚悬殊” ,存在着更深层次的一致性。正如赵世瑜先生所说 :“谣谚之间还是有
形式和内容上的差异的。但之所 以二者可 以合称 ,也由于它们具有一定 的共性 ,即在形式上或 因押韵
而朗朗上 口,或因对仗而便于传诵 ,在内容上多反映一种 比较深刻的道理 ,具有一定的思想性 (农谚亦
如此),这是其长期传承的重要原因所在 。” 基于此 ,将二者合并研究,是学术界久已有之的传统。本
文遵循这一惯例 ,拟对 《战国策》②中歌谣谚语 的运用进行较为细致 的研究,以期获得学界同仁 的
教正。
相对于其前的 《左传》《国语》和其后的 《史记》,《战国策》中出现的歌谣数量并不多,仅有八首,但
其在歌谣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 。
《左传》和 《国语》所载录的春秋歌谣往往 以集体演唱为主,传达的是集体情感 。如 《左传 ·宣公
二年》中讥刺华元的宋城者之讴和 《国语 ·晋语三》中讥刺晋惠公等人的舆人之诵。 《战国策》中亦有
收稿 日期 :2014—02—14
作者简介 :陈鹏程 (1971一),男,河北吴桥人,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在站博士后,历史学博士;刘生 良
(1957一),男,陕西洛南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
72 浙江外 国语学院学报
反映集体情感的歌谣 。如 《战国策 ·齐策六》载齐相 田单攻狄三月不克,于是齐 国出现了讥刺他的儿
谣 “大冠若箕,修剑拄颐。攻狄不下,垒于梧丘”(470),民众的不满情绪充溢于中,从而引起 了田单的
忧惧。 《战国策 ·中山策》载司马熹言 “观人民谣俗”(1243),足见歌谣作为政治风 向标的舆论功能仍
受到战国政治家的重视。但受时代影响,集体歌谣产生 的文化土壤 已受到严重削弱,远不如昔。 《战
国策》的歌谣更多地 以个体吟唱、抒发个体情感为主。如 《战国策 ·齐策 四》中,冯谖为孟尝君门客 ,
“左右以君贱之也 ,食 以草具”(381),于是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 ,歌 日:‘长铗归来乎 !食无鱼。”’
(381)弹剑而歌的典型动作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2024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汇编及参考答案.pdf VIP
- 住宅楼、商业楼、幼儿园等劳务分包投标方案技术标.docx
- 人体营养生理学基础.ppt VIP
- 广西科技大学-概率论 试卷期末试题及答案2.pdf VIP
- 2025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科学试题卷(含答案).docx
- 新解读《GB_T 3922-2013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汗渍色牢度》最新解读.docx VIP
- 2025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试题.docx VIP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基础知识填空.docx VIP
- 哈工大理论力学第五章 点运动学.ppt VIP
- 高中英语语法课件 专题11 名词性从句(讲义)(原卷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