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 7月 保 定 学 院 学报 Ju1.,2013
第26卷第4期 J0URNALOFBAODINGUNIVERSITY V0l_26No.4
【文学 语言学研究 】
论宋代 “诗圣”说的内涵与成因
李 新
(保定学院 中文系,河北 保定 071000)
摘 要 :两宋时期,是杜诗学史上第一个研杜高潮期,杜诗被奉为诗学楷模 ,“诗圣”说确立并得以推广,成为宋代杜诗学三
大理论支柱之一,其内涵包括儒家伦理道德与艺术表现两大层面的因素,在中国古代文学史和文化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
深远 的影响
关键词 :杜甫;诗圣;宋代;杜诗研究;诗歌发展
中图分类号:I109.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4—2494(2013)04—0052—05
2012年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诞辰 1300周年 。在杜诗学发展史上,两宋时期是第一个研杜
高潮期 ,有宋一代文坛上,杜诗被奉为诗学楷模 ,“千家注杜”、人人宗杜 ,蔚然成风。有关杜甫与杜诗的 “诗圣”
说 、“诗史”说 、“集大成”说 ,逐步确立并得以推广 ,成为宋代杜诗学三大理论支柱 ;特别是 “诗圣”说,在中国古代
文学史和文化史上影响最为深远。
关于 “诗圣”尊号的内涵及其出现的时代背景 ,南开大学罗宗强、陈洪二位先生主编的 《中国古代文学史》
称 :“到了宋代 ,杜诗在长期接受过程中得到普遍认同,成为宋人效法的最高典范—— 诗‘圣 ’。……不仅杜甫作
为儒家理想人格的化身受到推崇,杜诗也作为集大成的艺术范式受到膜拜。自此之后,杜诗就奠定了在中国诗
史上的崇高地位。”[1136o韩成武亦专门撰有 《谁给杜甫封的圣》一文 ,在其中详细地指出:
杜甫被称为 “诗圣”,其内涵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他的完美人格、醇厚的伦理风范;一是指他
精深的诗歌造诣、承前启后的诗坛地位。……杜甫在两宋时期获得诗国圣者的尊号,是那个时代的政
治、文化等多种 因素造成的。宋代 国力虚弱,外患增多,农民起义时有发生,统治者需要加强对臣民的
思想制约,需要提倡 “忠君”思想,而杜甫具有浓厚的忠君意识,正好为其所用。当时的文人不提杜甫深
刻批判现实的精神 ,而扩张了杜甫的忠君意识 ,苏轼就曾张扬杜甫 “一饭不曾忘君”。更重要的是,由于
宋代统治者采取政治高压手段 ,对文人实行 “文字狱”打击,致使诗人不敢写深刻批评朝政的诗歌,而
把主要的心思用到诗歌艺术的追求上来,而杜诗在艺术上又确实给后人提供 了广阔的引领和发展的
空间。……杜诗的有法可循,成了这个时代诗人的兴奋点。两宋时期,注杜之风盛行,有百家注杜、千家
注杜之说,收集杜诗、注释杜诗、集注杜诗、评点杜诗、编写年谱,各类著述层 出不穷,形成了杜诗学史
上第一次研杜高潮。杜甫在宋代获得诗 国圣人的称号不是偶然的。[21
可见在两宋时期,杜甫 诗“圣”尊号中的 “圣”,既有作为伦理道德层面的 “圣贤”意义,又富有艺术表现层面的 圣“
手”意义。以下试就 “诗圣”说的道德与艺术层面之内涵与成因,分而述之。
收稿 日期 :2013—03—13
基金项 目:保定学院科研基金项 目“杜甫诗史因革论”(2012S03)
作者简介:李 新 (1980一),男,河北保定人,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52
李 新 :论宋代 “诗圣”说的内涵与成因
一 、 诗中圣贤,儒家典范
就前者而言,北宋文坛领袖苏轼 曾在 《王定国诗集叙》中提出:“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独为首,岂非以流
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其 “一饭未尝忘君”所指,当为杜甫于大历二年 (767年),在夔州
滚西所作之 《槐叶冷淘》,诗中叙冷淘清新味美 ,并确有向君王献芹荐藻之意——
青青高槐 叶,采掇付 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 。入鼎资过熟 ,加餐愁欲无。碧鲜俱照筋 ,香饭
兼苞芦。经齿冷于雪,劝人投 比珠。愿随金腰衷 ,走置锦屠苏。路远思恐泥,兴深终不渝。献芹则小小,荐
藻明区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