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比较阅读《十日谈》与《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这是许多人都熟悉的一部书。我就是伴随着该书中许多美妙的故事长大的。相比之下,《十日谈》的读者就少得太多了,其流传的广度和影响的力度也远远比不上《一千零一夜》。为什么呢?当我认真阅读比较这两部书后,逐步形成一些看法,在此提出来,供爱书的青年朋友们参考。
一、成书过程的比较
《十日谈》是世界古典文学名著, 作者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小说家乔万尼#8226;薄伽丘(1313-1375年)。 写作于1348――1353年间,是作者广泛撷取历史事件、中世纪传说和东方民间故事的基础上以人文主义思想进行改造和再创作的。作品描述1348年意大利的佛罗伦斯流传瘟疫病时, 十个青年男女逃到郊外别墅居住,他们除了唱歌跳舞之外, 每人每天还要讲一个故事,住了十天,共讲一百个故事, 因此得名《十日谈》。薄伽丘把这一百个故事镶嵌在一起, 使其既各自独立成篇,又互相联贯,组成一个整体, 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服从于统一的主题。
《一千零一夜》是古代阿拉伯的一部文学名著。它汇集了古代近东,中亚和其他地区诸民族的神州传说,寓言故事,诡谲怪异,神幻莫测,优美动人,扣动着世界各国读者的心弦,焕发出经久不的魅力。它被高尔基称做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一千零一夜》并非出自一人之手,它是历代阿拉伯民间说书艺人反复加工创作的结果。它最早在阿拉伯流传,大约在公元8世纪末,定型成书则在公元16世纪.故事的最早来源,是一部名叫《赫扎尔#12539;艾夫萨那》的波斯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的许多重要故事还产生于定都巴格达的阿拉伯拔斯王朝繁荣的时期,以及后来的埃及时期。
由此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一千零一夜》比《十日谈》流传广、影响大的直接原因了:①作为民间故事的《一千零一夜》是靠口耳相传的,与《十日谈》相比,就绕开了文字的障碍;②作为民间文学的《一千零一夜》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要比作家创作的《十日谈》更容易被人接受;③《一千零一夜》的成书过程正是它的流传过程,流传过程也是它的成书过程,自然比《十日谈》占有优势。
二、主题思想的比较
《一千零一夜》比《十日谈》更深入人心,更为人津津乐道,是否就能因此而断定《一千零一夜》的思想价值就比《十日谈》高呢?
《一千零一夜》的故事种类繁多,色彩斑斓。有爱情故事,冒险故事,神魔故事,历史故事等等。出场人物除各种神魔,精灵外,几乎涉及到社会上各个阶层和各种职业,诸如帝王将相,王子公主,商贾渔夫,裁缝僧人,贩夫走卒,工匠艺人,奴隶婢女……无所不有。多数故事具有神话色彩,波谲云诡,瞬息万变。神话,在这里成了表现社会生活的某种特殊艺术手段。透过蒙在故事中神秘莫测的外衣,可以窥见古代阿拉伯社会生活的种种场景,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其中寄托的美好思想感情,愿望和追求。如《巴士拉银匠哈桑》、《阿里#8226;沙林和祖曼绿蒂》中对美好纯真的爱情、婚姻的歌颂;《阿拉丁和神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中对正义战胜邪恶,歌颂了真善美,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一对牧民夫妇的故事》、《艾彼#8226;顾辽伯和金银城堡》中对统治者骄奢淫逸、恣睢暴戾的暴露和批判;《辛巴达航海旅行记》中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和探求等,都带有鲜明的进步色彩。
《十日谈》故事来源广泛,取材于历史事件,中世纪传说,东方民间故事(特别是阿拉伯,印度和中国的故事,如《一千零一夜》,《七哲人书》,《马可#12539;波罗游记》等),传奇轶闻和街谈巷议兼收并蓄,熔古典文学和民间文学的特点于一炉.《十日谈》的一百个故事塑造了大量人物,有王公贵族,骑士僧侣,也有贩夫走卒,市井平民,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角色都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在欧洲文学史中用现实主义手法描绘如此广阔的生活画卷,薄伽丘可以说是第一人.意大利文艺理论家弗朗切斯科#12539;德#12539;桑克蒂斯(1817-1883)评论薄伽丘的《十日谈》时,把它和但丁的《神曲》相提并论,称之为《人曲》。
《十日谈》里的人物林林总总,情节多姿多彩,但贯穿全书的是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核心的人文主义思想.《十日谈》中的许多故事则把批判的锋芒直指向天主教会和宗教神学。它毫不留情的揭开教会神圣的面纱,把僧侣们奢侈逸乐、敲诈聚敛、买卖圣职、镇压异端等种种黑暗勾当,统统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如第一天中潘斐洛的故事和妮菲尔的故事。对男女之间爱情故事的描写,在《十日谈》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薄伽丘在故事中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给予了有力的抨击,表露出“爱情能激发人身上的聪明才智,具有荡涤人的心灵的伟大力量”“爱情是人的品格和情操趋向高尚、完美”的思想。如第五天中潘斐洛的故事和爱米莉亚的故事等。《十日谈》中还抨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