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书画作伪手法大观(二)
一、完全作伪的手法
3.仿。所谓“仿”,不是局限在某一派某一家的一件具体作品上,而是通过对其书画风格特点的熟悉和掌握,了解其创作规律和技法特点,运用自己的理解力和想象力来重新布局,取原作大致形态来完成的作品。
北宋黄伯思的《东观余论》中曾论述过关于“仿”的手法,大意是说,仿者见过真迹,仿其笔墨风格特点,或仿写古人字体,其实就是仿效其特征。由此可见,仿和摹、临不仅是作伪的基本手段,同样也是书画爱好者学习前人书画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古代书画家大都以临、摹、仿制前人作品能以假乱真为荣,以显示自己本领高超,有时书画家在仿作上不署自己款识,而是署上名家款识,以作为炫耀自身书画能力的一种游戏,因此也是鉴定书画真伪应注意的问题。但“仿”与“临”和“摹”有明显区别,仿作不是生搬硬套地抄写原作,所以较摹、临本显得更为灵活随意一些,在仿作上,我们还可以见到仿者流露出的个性特点及用笔习性。仿作情况也较摹、临更为复杂,占伪作的比例很高。仿作手法也可谓五花八门,仿制水平也有高下之分。因此说,仿作与造假骗人在意义上雷同。如果收藏者不了解某家某派的风格特点,很容易被其所蒙骗。
例如,清代扬州画派华的两件《桃花鸳鸯图》,乍看十分相似,运笔、用色、布局也很相近,但图9是仿作,而图10是真迹。经过仔细观察对比发现,两者虽大同小异,但在细枝末节之处有所区别。图9《桃花鸳鸯图》是一件将图10《桃花鸳鸯图》布局作了改动,重新组合画面,拼凑而成的一幅新作,应属仿制范畴之内的作伪。
明代有仿作高手,名叫詹僖,他的书法仿元代赵孟,绘画仿元四家吴镇。由于此人相当熟悉赵孟书法俊逸遒媚的风格特点,他的仿作可以假乱真,一时蒙骗了许多人。而且他的几件仿作流传至近现代仍然被认为是赵孟的真迹,直至20世纪末,北京故宫博物院刘九庵等几位专家见到詹僖本款作品后,加以对照,才恍然大悟,随后加以正名。詹僖仿吴镇的墨竹画,虽竹态看似有吴镇之风韵,但少有吴镇画墨竹的雄浑和大气,显得有些轻飘浮躁,缺少纯朴的厚重感。
近代仿作高手张大千,具有深厚的书画功底,他仿学明代徐渭,清代石涛、朱耷等人作品,几可乱真,一时在行内成为佳话。近些年来,张大千的仿作经常出现在拍卖会上,为此蒙蔽了许多专家的慧眼,专家看走眼的情况时有发生,以至成为当今鉴定张大千作品的一大难题。张大千画技精湛、品格高尚,他仿作前人作品,是以一种敬仰古人的心态来学习古人技艺,并非有意作伪,更不为作伪骗财。这也是专家所一致公认的。
例如,张大千所仿明代徐渭的《行书七言联》,将徐渭豪爽大气的气韵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明显露出张大千自家运笔的轻浮之气。由于徐渭擅长隶书,行书也有隶书味道,所以用笔深沉古拙。专家提醒,仔细观察张大千仿徐渭书法作品,运笔显得轻浮有余、沉着不足。
仿作中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是书画作品上题写仿某某人,如仿宋人,或仿元人等。这种情况在明代早期之前很少见到,但明代中期之后,这种现象较为常见,并且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时尚而蔚然成风,以至发展到后来,每幅书画必题写上仿某大家,或某名家,再题上自己的名款,但其中情况也略有不同。因此了解这个由时代流行而形成的标志现象,对鉴定真伪颇有帮助。
例如,宋高宗赵构曾仿过许多前人名迹,目前存世虽少见,但可确定为仿作。北京故宫博物院现存有赵构仿李邕的书法作品,书后落有“李邕”的款字,而今专家确认是赵构的仿作。例如,明代吴门画派沈周喜好收藏前人古书画作品,又擅长模仿古人笔意,为此掌握了古人的书画风格特点,沈周早年作品上题写有仿董源、巨然等字样。另外还有一些小名家,甚至无名画家,也时常在作品上题写仿某某名家之作,但有些仿作者其实并未见过某名家的原作,而是道听途说,只是了解到一些名家的风格特点而已,随意的书画,再题上仿某名家之作,以示证明自己见过某名家真迹,目的是提高自己的身价和画作价位,以求获取更高的经济价值。
4.造。所谓“造”,即伪造。它是作伪者从未见过某家、某派的书画作品,而是根据传说,或相传某人画过什么,或某人擅长画什么,而凭空伪造的。
在“造”的过程中,一般会借用摹、临、仿的手法,或摹,或临,或仿,来凭空伪造。“造”的形式,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本的“造”,所谓“有本”,多是伪造者熟悉被“造”书画家的风格特点,利用被“造”者的名气,采用其书画风格特点而造假,目的是以出售而获取经济利益。这种“造”也可称为“熟造”。另外一种是无本的造,也是无根据的“造”,即从未见过某家某人的作品而生搬硬造,属粗制滥造之例,被称为“冒造”。
“熟造”,一般是造伪者生活时代距被造者相近,甚至亲眼见过其本人作书作画。例如,文葆光是文徵明五世孙,时常造文徵明的伪作,有作品传世。清代扬州八怪画派,以孤傲不羁、狂放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重点专项实施方案1.0-提交综合处版.pdf VIP
- 工程交接记录.docx VIP
- 2023年四川省公需科目(数字经济与驱动发展)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 变形缝安装施工方案.docx VIP
- 2025年最新版个人征信报告(含水印)模板【可修改】 .pdf VIP
- 爱登堡电气原理图及代号说明EDVF23.pdf VIP
- 20240412-西部证券-爱柯迪-600933-首次覆盖报告:新能源中大件扩张周期,全球化战略开启新篇章.pdf VIP
-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高职物联网相关专业)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热烈庆祝八一建军节建军98周年专题.pptx VIP
- 卫生监督协管试题库.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