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症患者的分析及临床护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盆腔炎症患者的分析及临床护理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盆腔炎症患者的分析及临床护理 王艳萍 时永霞 杨洁 (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 264200)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3-0290-02 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时称为盆腔炎。盆腔炎大多发生于生育期妇女。多为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最常见的是输卵管炎及输卵管卵巢炎,单纯的子宫内膜炎和卵巢炎较少见。盆腔炎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1 分腔炎症的临床分析 1.1 急性盆腔炎 急性盆腔炎(APID)主要是由于①分娩后或流产后产道损伤、组织残留于宫腔内合并感染。②宫腔内手术操作(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宫腔镜检查、放置和取出宫内节育器等)消毒不严格引起感染或术前适应证选择不当引起炎症发作并扩散。③经期卫生不良,使用不洁的月经垫、经期性交等。④不洁性生活史、早年性交、多个性伴侣、性交过频者易导致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入侵。⑤邻近器官炎症如阑尾炎、腹膜炎等的蔓延。⑥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其主要病理表现为急性子宫内膜炎、急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脓、输卵管卵巢脓肿、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急性盆腔腹膜炎、败血症及脓毒血症。 1.2 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CPID)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有的无明显急性炎症阶段,病情顽固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症状加重或急性发作。其主要病理改变为结缔组织增生、粘连和瘢痕形成,可表现为①慢性子宫内膜炎:可发生于产后、流产后或剖宫产后,因胎盘、胎膜残留或子宫复旧不良,极易感染。也见于绝经后雌激素低下的老年妇女,由于内膜菲薄,易受细菌感染。严重者宫颈管粘连形成宫腔积脓。②慢性输卵管炎与输卵管积水:多为双侧性,输卵管呈轻度或中度肿大,伞端部分或完全闭锁,并与周围组织粘连。炎症较轻时,伞端及峡部粘连闭锁,浆液性渗出物积聚形成输卵管积水,表面光滑、管壁薄,形似腊肠状,可游离或与周围组织有膜样粘连。③输卵管卵巢炎及输卵管卵巢囊肿:输卵管发炎时波及卵巢,相互粘连形成炎性肿块,或输卵管伞端与卵巢粘连贯通,液体渗出形成输卵管卵巢囊肿。 2 护理评估 2.1 健康史 询问年龄,孕产史,宫内手术史,急性盆腔炎史,了解治疗经过,使用药物及效果,是否彻底治愈,有无慢性腹痛、腰骶部疼痛等现象。 2.2 身体状况 2.2.1 症状 急性盆腔炎发病时有明显下腹疼痛伴发热,重者可有寒战、高热、头痛、食欲不振。月经期发病可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非月经期发病可有白带增多等。 慢性盆腔炎全身症状多不明显,有时出现低热、乏力,病程长者可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如失眠、精神不振、周身不适。局部表现主要为下腹坠胀、隐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重;亦可有经量增多、月经失调、不孕及异位妊娠等症状。 2.2.2 体征 急性盆腔炎可有体温升高、腹胀、下腹部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 妇科检查见阴道、宫颈充血水肿,大量脓性分泌物,宫体增大压痛,子宫两侧压痛,有脓肿形成则可触及压痛明显的包块。 慢性盆腔炎妇科检查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一侧或双侧附件呈条索状增厚或有包块,并有压痛;在子宫的一侧可扪及活动受限的囊性包块;子宫的一侧或两侧也可有片状增厚并有压痛;子宫骶骨韧带增粗、变硬,有压痛等。 3 护理措施 3.1 预防措施 (1)做好经期、孕期、产褥期的卫生宣教。注意性生活卫生,经期禁止性交。及时、彻底治愈生殖器炎症,防止迁延转为慢性盆腔炎。 (2)严格掌握妇产科手术指征,做好术前准备,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宫腔手术后注意外阴清洁卫生,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3.2 医护治疗配合 (1)正确采集各种血、尿、分泌物、穿刺抽吸物等检验标本,及时送检并收集结果。 (2)急性期按医嘱合理给予足量有效抗生素,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与临床治疗反应,随时予以调整,注意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3)慢性期可使用物理疗法,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以利于炎症吸收和消退。也可采用中药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常用桂枝茯苓汤加减。对于慢性盆腔炎粘连明显者,可在抗炎治疗的同时采用alpha;-糜蛋白酶5mg或透明质酸酶1500U,肌内注射,隔日1次,7~10日为1疗程,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