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奶奶的腌菜.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祖奶奶的腌菜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祖奶奶的腌菜 想起老家,记忆的闸门里总会有几口略带土黄色、散发着浓浓味儿的腌菜缸,从老屋昏暗的厅堂一角,穿越悠长的时空沉默而无声地浮现,遥远而切近,模糊而清晰,渐渐占据我全部的思绪,勾起我对祖奶奶——腌菜缸主人的深深怀念。 那时,家家户户总是少不了几个瓦缸、几坛腌菜。无论春夏秋冬,腌在坛中的菜总是取出了又填满了,填满了又取空。满屋的坛坛罐罐不论何时都填满了白菜、萝卜、大头菜等时令蔬菜,一年四季,菜园里有什么就泡上什么,无需花钱就能信手拈来,那脆脆香香的味道,吃着上瘾,解谗不说,更是下饭的好东西。三餐的饭桌上,哪能少了这飘荡着阵阵香味的腌菜。 小时候大半光景是在老家度过的,儿时的记忆里,总少不了祖奶奶的腌菜。那时候,每当桑葚采光了,山栗捡尽后,整日空落落的腹总是令人想到祖奶奶那一坛坛腌菜。和同伙伴们偷腌菜吃是最逗的事情,那时候,我们都只有四五岁,一共有五六个小家伙,将祖奶奶的大坛腌萝卜、腌白菜、腌芥菜、腌豆角等都给吃光了。有时偷吃一根豆角或萝卜干,正吃了半截儿,听到祖奶奶来了,吓得赶快往下吃,越是着急就越吃不下,就那么嘴里叼着半截儿让祖奶奶“逮”个正着,看着我们害怕又滑稽的样子,祖奶奶总是先憋不住先笑了,她说:“我说家里的茶水以前一天一壶吃不完,现在两壶都少了,原来是你们这群小家伙吃腌菜再来喝茶。”说完笑个不停,又开始腌下一坛。 祖奶奶很勤快,每逢到了腌菜的日子,天没亮就起床,就把几口坛子擦得亮铛铛。然后把雪白的萝卜、翠绿的芥菜、大头菜挂在菜园的篱笆绳上,起伏的菜叶长长短短,好似一组韵律优美的艺术品,在明媚的阳光格外令人神怡。当它们尽情地吸收了阳光的爱,蒸发掉所有的水分时,已经毫无原先的样子了,起初肥大的芥菜只剩下干瘪的一撮,你稍微用力一捏,便会粉身碎骨。几天后,枯焉堆放在竹蔑编织成的大簸箕里,足像个小山丘,把祖奶奶瘦小的身子愈发显得渺小。我常常蹲在小山丘旁边看着祖奶奶有条不紊动作麻利的切剪着长长的菜叶,小山丘终于夷为平地的时候,腌制也到了第二工序,切得均匀有形的菜叶上面撒上了盐巴,茴香籽……菜叶在祖奶奶双手来回搓揉之下慢慢的变得鲜活起来,空气里混合着茴香的甘甜。有时候,祖奶奶会把我的小脚丫洗得干干净净,然后在大盆里面铺上一层青菜,撒一层盐,放一些茴香,再铺一层青菜,让我赤着脚在上面踩。我总是开心得咯咯笑,也很卖力地在上面拼命踩踏,手舞足蹈。过一会儿就又铺上一层菜,撒一层盐,放一些茴香,再踩。到最后,我总是精疲力竭,但却很享受,晚上总是甜甜地睡去。第二天才知道奶奶已经把踩好的菜都放进一个个坛子里了,上面压一块很有分量的石头。 揭开盖子,坛子里还会有大小石块在陈暗的飘着泡沫的水里半沉埋着,或者说与世隔绝。它们扁扁的、黑黢黢的,大的像老鳖、小的如鹅蛋,重叠着。它们都是祖奶奶的帮手,新下缸的菜带着野性和恣意,一时没进入祖奶奶的章法和规矩,就让那些石块帮着调教和压制。菜多了点,盖子盖不严了,就将最有力的石块派到木盖上,一两个晚上过去了,最先的高度给压减下来。这时的蔬菜拒绝了阳光和风雨,在潜心修炼,热度和凉意被保存或限制,沉默、黯黑和希望在互相交流、渗透。经过近一个月的历练,蔬菜从外形到身心完全告别了原有的状态和色彩,它们沉落缸内,到达了祖奶奶指定的境界。 祖奶奶腌菜的手艺早就得到村里人的认可,老人家做的腌菜不仅咸浅香浓风味独特,而且有不添任何防腐剂一年吃到头也能持久保鲜不腐烂的绝招。每年腌菜的季节,就是她最忙的时候,东家叫她去看火候,西家要她去把握盐量。祖奶奶忙得不亦乐乎,总是笑盈盈地跟她们讲解做泡菜的要领,帮她们勾兑盐水……听祖奶奶说,她小时候,农村生活十分贫困,能填饱肚子就算不错,下饭则主要靠家里自制的咸菜。每到深秋初冬季节,村里的人就日夜忙碌起来。大量的红萝卜、绿叶菜、大头菜,按照计划,分批收采起挖。头道工序是清洗,各家妇女都蹲在家旁小河边的码头上,将堆成小山似的鲜菜逐个逐棵地清洗。由于长时间浸泡在冰凉的河水里,她粗糙的双手被冻得红肿,如十根胡萝卜一般。有时候如此洗上几个小时才能完成当天的任务,祖奶奶已经累得直不起腰,皱着眉头、弓着腰,慢慢地走回家去。然后是晾晒,篱笆上、拉起的绳子上,挂满了菜蔬。萝卜等块根类菜,还需要先切成条块或细丝后再晒。那时候还是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要切完数百斤菜,必须付出多大的艰辛啊!后来日子慢慢地变好了,家里腌菜的缸从两三个变成了一个,后来又从大坛变成了小坛,最后腌菜成了大家调剂口味的菜了。 老屋依旧,只不过在经历了岁月的磨砺之后,现在的老屋显得有些苍凉。屋檐、窗棂和门楣上,雨水的痕迹更重要了、更深了。 以往每次回来,远远地就看到老家的门是敞开的,当我的脚步踏响门前的土路时,祖奶奶准会从屋子里走出来,定定地看看我,祖奶奶笑着说:“回来啦!”如此,我的心便沐浴在一片阳光般的亲情之中……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