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剧场戏剧的困境与突围.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世纪小剧场戏剧的困境与突围   2000年的春天,在北京人艺小剧场问世的《切?格瓦拉》,不仅创造了戏剧介入现实、与社会互动的神话,而且为一直在市场压力与体制瓶颈中举步维艰的当代小剧场赢得了少有的社会尊严。   正如英国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思林所言,剧场“是一个民族当众思考的地方”。百年来的中国现代戏剧(话剧)历来崇尚的是“民族国家文学”(刘禾语)的大意义。20世纪的20年代,戏剧是“五四”反封建和个性解放的“新生儿”;30至40年代,戏剧是民族救亡运动的急先锋;70年代末至80年代,戏剧是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生力军;世纪之交,胸怀天下的《切?格瓦拉》高举社会主义理想的大旗,直面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喊出了关注社会民生,维护公平正义的时代强音,又一次传承并实践了现代戏剧与“祖国同命运、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同步伐”的光荣与梦想。   《切?格瓦拉》的成功,对于小剧场工作者,理应引发为什么要做戏剧,应该做什么样的戏剧的重新思考。      一      不幸的是,2005年夏天,《切?格瓦拉》在北剧场再度公演,尽管经过“美女版”重新包装,尽管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未解决,甚至更加严重,但演出很快被无情地淹没在商业戏剧的浪潮之中。   2006年秋天,《切?格瓦拉》的创作者们再接再厉,精心推出了表现“近三十年社会心理史”的多媒体网络舞台剧《我们走在大路上》。该剧与《切?格瓦拉》血脉相连,但现实情怀与思想深度可以说有所超越。可惜今非昔比,无论观众的观赏兴趣还是知识界的关注热情都同时低落,尤其是社会反响更是平静如常。   严峻的事实告诉人们,过去,无论是传统戏曲还是现代话剧,我们从来缺乏一个由知识分子积极参与的以社会论坛为宗旨的演剧传统:今天,伴随经济发展而日益增长的剧场消费活动,并没有形成一个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群体。于是,影响小剧场戏剧历史演变的主要力量不是思想或美学,而是以市场消费与文化产业为背景的无情现实。   然而,尽管“形势比人强”,但对于那些敢于否定“市场价值一元论”的文艺勇士,对于那些敢于开拓思想的剧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先驱者,必须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无条件的支持。      二      或许是巧合,也是2005年夏天,民营商业剧团“戏逍堂”在北京人艺实验剧场诞生,并且一鼓作气连续推出了《到现在还没想好》、《我,贵姓?》、《自我感觉良好》、《今年过节不收礼》等四个小制作剧目。戏逍堂似乎不问什么思想或艺术,一心以小剧场话剧谋生,只管面向市场,追求轻松快乐,总是以司空见惯的爱情、无厘头的搞笑、夸张的表演为模式。幸运的是,戏逍堂演出票房十分顺利,成为当年少有的一个既不仰仗演艺明星也不依赖所谓“艺术”质量,却在“自力更生”的市场运作中获得商业成功的民间戏剧团体。   值得关注的是,戏逍堂至今已经制作出品了10多个小剧场剧目,演出近千场。2007年岁末,戏逍堂居然在中国美术馆旁边十字路口的展板上,以醒目的黑体大字吆喝“年薪12万,招聘编剧、导演、演员”的大广告。并且,近两年来,步戏逍堂这种低成本运营模式之后尘,北京涌现出一批专门制作演出小剧场话剧的民营戏剧团队,比较有名的如“大鬼兵团”、“百年戏剧工坊”、“青年戏剧实验室”、“红一剧坊”、“家讴戏剧工作室”。如今,这些民营戏剧团体演出的剧目与场次至少已经占有了北京小剧场演出市场份额的95%以上。据统计,演出几轮以上,总共几十场甚至上百场的剧目有《到现在还没想好》、《有多少爱可以胡来》、《满城全是金字塔》、《疯人院飞了》、《我不是李白》、《向上走向下走》、《拿什么整死你我的爱人》、《天生一个电灯泡》、《爱情来了你就上》等。   这些剧目的题材主要是描写白领男女青年们的情感生活,写他们的爱情、婚姻、婚变、婚外恋、情感困惑与渴望,或者写他们的事业追求、工作压力、生活挫折以及日常人生中的经验和遭遇。因此这类话剧,总是被人称为“白领话剧”或者都市时尚话剧。   目前,这类剧目一方面受到了年轻一代的喜爱和欢迎,保障了民营戏剧团体商业演出的良性运转。同时也为小剧场积累了观众,拓展了演出市场。另一方面却被一些专业人士认为“粗制滥造”、“业余”,温和一些的看法也是“艺术质量”堪忧或者艺术上“有待提高”等等。   的确,新世纪以来,小剧场戏剧进入到了一个演出市场最为繁荣、演出类型最为多样的时期。在令人眼花缭乱的物质主义时代,小剧场生机与危机并存。民营小剧场在迎来演出繁荣的同时,却也陷入了某种艺术的困境,处在一种前所未有的混杂、多元、无序的状态下,功名意识、闲情雅趣、流行时尚、逐利心理汇聚一道,先锋、商业携手并进,实验、传统已难分彼此,艺术个性趋于模糊,创造品格渐被离弃。熙熙攘攘的小剧场表象下,隐藏着从业人员素质低下、急功近利,演出剧目肤浅粗陋、草率仓促,艺术探索停滞、实验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