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血管新生抑制剂筛选模型研究进展.docVIP

肿瘤血管新生抑制剂筛选模型研究进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肿瘤血管新生抑制剂筛选模型研究进展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肿瘤血管新生抑制剂筛选模型研究进展 苏倩(综述) 卿晨(审校)   (昆明医科大学暨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 云南 昆明 650031)   【摘要】 本文对血管生成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以阐述,针对近年来肿瘤血管新生抑制剂的体内外筛选模型研究方法进行了整理归纳,为进一步探索临床用药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关键词】 肿瘤;血管新生;抑制剂;筛选模型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3-0011-02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umor angiogenesis inhibitor screening model SuQian, QingChen.   Yunnan key Laboratory of Pharmacology for Natural Products,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Yunnan Province, Kunming 650031,China   【Abstract】Inthis paper, its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angiogenesis in tumor are discussed. In recent years, we observe some methods of the screening model in vivo and in vitro studies which is targeting tumor angiogenesis inhibitorsin order to provide more reliable experimental basis for clinical medication.   【Key words】The tumor; Angiogenesis; Inhibitor; Screening model   1.引言   自1971年Folkman首次提出肿瘤生长具有血管依赖性的假设以来,抑制肿瘤血管新生作为抗肿瘤治疗的新途径日益受到重视[1]。通过阻断肿瘤的营养供应、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达到控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目的,对于实体肿瘤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人体肿瘤大部分是实体瘤,实体肿瘤组织主要由肿瘤细胞和间质构成,间质主要包括血管、淋巴管、结缔组织及细胞外基质等,起到营养和支持肿瘤细胞的作用[2]。当实体瘤生长超过1~2mm?时(约1times;106个肿瘤细胞),通过被动扩散提供的营养和氧气已不能满足其生长的需要,此时必须有新生血管的介入才能维持肿瘤组织的存活并支持其生长,否则将引起肿瘤细胞的死亡或使其进入休眠状态[3]。   肿瘤组织内的新生血管是通过血管生成来实现的,恶性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均依赖于肿瘤血管的生成[4]。肿瘤新生血管在结构上存在缺陷,呈现无序的分布方式,亦无完整的微循环功能,与宿主正常组织的血管存在较大差异,属于未分化成熟的血管[5]。由于肿瘤基因组不稳定及高度异质性等特点,干预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肿瘤细胞与其微环境间的信号网络应比直接攻击肿瘤细胞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肿瘤血管新生抑制剂在治疗实体瘤方面具有高效、低毒、不易产生耐药性的优点,从而使得抗血管生成疗法在临床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6]。但由于临床用肿瘤血管新生抑制剂在特异体质、特殊疾病的患者中仍存在治疗风险,故继续寻找和发现新的抗肿瘤血管新生抑制剂有望改善和提高实体瘤临床化疗疗效。要达到此目的,用于筛选和发现肿瘤血管新生抑制剂的体内外模型研究是其重要基础。本文就临床前肿瘤血管新生抑制剂筛选和研究的实验模型及相关方法作简要介绍。   2.体外肿瘤血管新生抑制剂筛选模型   2.1.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检测方法   血管内皮细胞一般呈单层生长,有接触抑制现象,呈典型的铺路石状,电镜下可以看到Weibel-Palade小体。在培养条件下可形成管形,像原始血管形成或损伤后的血管再生,这被认为是血管内皮细胞独有的特征。   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是血管发生的重要步骤[7]。目前已有多种成熟的细胞增殖测定方法:如四氮唑盐还原法和[3H]-胸腺嘧啶掺入法。   2.1.1四氮唑盐还原法(又称MTT 比色法) 是一种最常用的检测细胞存活和生长的方法[8]。其原理为活细胞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能使外源性MTT还原为蓝紫色结晶甲瓒并沉积在细胞中,而死细胞无此功能。其结晶形成量与活细胞数成正比,由此判定细胞的存活与增殖状况。   2.1.2[3H]-胸腺嘧啶掺入法 是另一种测定细胞增殖的方法。将同位素氚标记的胸腺嘧啶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