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上部癌D2根治术脾门淋巴结清扫分析.docVIP

胃上部癌D2根治术脾门淋巴结清扫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胃上部癌D2根治术脾门淋巴结清扫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胃上部癌D2根治术脾门淋巴结清扫分析 陈飘(广东省四会市人民医院普外科 广东四会 526200) 【摘要】目的 探讨胃上部癌脾门淋巴结转移规律及清扫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胃上部癌根治性手术患者1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清扫脾门淋巴结167枚,单病例清扫脾门淋巴结数为0~6枚,平均1.5枚。其中10例(9.1%)脾门淋巴结转移。结论 脾门淋巴结在胃上部癌有较高的转移率和一定的转移规律,有清扫的必要性,术中应根据其临床病理特征选择合理的清扫术式。 【关键词】 胃肿瘤 胃切除术 脾门 淋巴结清扫术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9-0084-02 目前胃癌根治术分为根治Ⅰ式(D1)、根治Ⅱ式(D2)和根治Ⅲ式(D3)3种基本术式。规范的淋巴结清除已成为胃癌R0切除的有力保障。对某些早期胃癌,即病变局限于黏膜层,做D1手术,清除胃周第1站淋巴结即可达到治疗要求。对于进展期胃癌,D2手术可作为基本术式,须清除第2站淋巴结。对某些已有第3站淋巴结转移的胃癌,应施D3根治术以争取相对性治愈切除。D2切除可作为进展期胃癌标准的手术治疗方式[1]。要完成标准的D2根治手术,脾门(No.10)淋巴结作为U、UM、MU、UML、LMU、MUL、MLU部位胃癌第2站的淋巴结在相应的D2手术中必须清扫。但清扫这些淋巴结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具有一定风险与难度,容易引起脾及脾血管损伤,并且关于脾脏保留与否也存在一定争议。现回顾性分析2003年~2011年110例胃上部癌病例清扫脾门淋巴结的临床病理资料,探讨其转移规律及合理清扫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10例胃上癌患者,男86例,女24例;年龄36~85岁,平均60.2岁。所有病例均行根治性胃癌D2以上淋巴结清扫术;行近端胃大部切除27例,全胃切除83例;联合胰体尾加脾切除4例,联合脾切除2例。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第6版TNM分期:I期8例,II期26例,III期42例,IV期34例。 1.2麻醉与体位 采用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或持续硬膜外麻醉。病人取仰卧位。选上腹正中切口,自剑突向下绕脐左侧至脐下3~ 5 cm,必要时可切除剑突。沿腹白线切开,由肝圆韧带左侧进腹,用切口保护圈保护切口,以防肿瘤细胞种植。注意切口应足够长,以充分显露手术野,便于操作。 1.3手术步骤 1.3.1腹腔内探查 自下而上、由远而近检查腹腔内各脏器(包括盆腔),最后检查胃的原发病灶,需查明下列各项:① 肿瘤部位、大小、活动度、浆膜面浸润情况(Borrmann大体分型)及估计肿瘤浸润深度(T);②癌肿与胰腺、横结肠系膜、肝脏等邻近脏器有无粘连侵犯;③有无腹膜播散(壁层腹膜、肠系膜、直肠膀胱陷凹、肠壁浆膜等);④女性患者须探查有无卵巢转移;⑤ 肉眼下探明各组淋巴结转移情况。 1.3.2 探查#13、16淋巴结 如探及肿大淋巴结应予切除,并送冰冻病理切片。 1.3.3分离大网膜 整个操作过程中,助手须始终拉紧横结肠,并使其系膜前、后叶呈扇形分开,以利于术者仔细地用电刀加钝性方法分离大网膜至近脾结肠韧带。操作应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撕破脾下极包膜。 1.3.4切断胃网膜左血管和胃短血管 向右下推移胃大弯,暴露脾胃韧带,于脾脏下极内侧,胰尾前方,仔细分离出胃网膜左血管,近脾侧将其切断结扎。离断胃网膜左血管后,自下而上逐支分离切断、结扎胃短血管,保留最上两支,使胃底、体交界部充分游离。此操作时,术者左手宜始终向右下方牵拉胃大弯以保持张力,便于解剖和切扎血管。此时显露脾门,探查及清除# 10、ll组淋巴结。然后逐一清除# 6淋巴结、# 12、5淋巴结、# 7、8、9淋巴结、# 1、3淋巴结。 清扫脾门淋巴结:将脾托至手术野中央,于根部结扎胃网膜左动脉根部,继而向上切断脾胃韧带与胃短动脉,显露脾门,探查脾门淋巴结(#10淋巴结)。若脾门淋巴结有转移,应切除脾脏。清扫脾动脉干淋巴结 沿右侧已游离的胰腺被膜向左向上达脾门与胰腺上缘,显露脾动脉。由外向内清除脾动脉干周围淋巴组织,切断胃后动脉,向内清扫至脾动脉根部。 腹腔外脾门淋巴结清除操作要点如下:依次切断脾结肠韧带、脾胃韧带前叶和脾膈韧带。充分游离脾脏及胰腺体尾部,将脾脏搬至腹腔外进行脾门淋巴结清除,先清除脾门腹侧淋巴脂肪组织,再清除脾门背侧。沿脾动脉干向中枢侧清除,显露胰腺并沿胰腺上缘脾动脉干清除,把#10、#11淋巴结整块切除。完成清除后将脾脏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