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后现代思想.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学的后现代思想

心理学的理论发展问题 心理学的后现代思想 主要参考文献 1.《现代心理范式的困境与出路 后现代心理学思想研究》高峰强 人民出版社 2001 2.《后现代心理学思想的基本观点》 高峰强 车文博 2001 3.《心理学的后现代转向》刘华 2007 4.《试论后现代视域对科学主义心理学原则立场的扬弃》 高峰强 2000 5. 《利奥塔与后现代主义论争》 赵一凡 1994-2009 6.《试析心理学中的多元文化论对后现代心理学的贡献》高媛媛 高峰强 2007 7.《从实体自我到关系自我 后现代心理学视野下的自我观》 姜飞月 王艳萍 2004 8.《论后现代心理学的定位与理论存疑》 蒋京川 叶浩生 2006 9.《浅谈后现代主义思潮与后现代心理学》王更新 2009 10.《现代心理学与后现代心理学的撞击及其反思》 夏瑞雪 2006 11.《社会心理学后现代理论及其启示》 庞海波 2000 为什么要关注后现代心理学? 西方心理学自独立之后,便沿着两条路线前行着。一条为自然科学的了路线,即科学主义心理学。一条为人文科学路线,即人本主义心理学。科学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学的研究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被称为主流心理学。 在客观、实证的旗帜下,心理学家盲目信从和接受经验证实的原则,将其作为不可触动的圣旨而顶礼膜拜,自觉不自觉地以为凡是不能以经验或实验证实的事件或理论都是伪科学的,必须予以清除。 后现代思潮的出现,打破了这一格局,它对现代主义所尊奉的科技霸权、理性独断、事实与价值的分离、人与自然的对立与疏隔等进行了无情而深刻的剖析和反驳,为我们重新审视现代主义的特征与误区提供了新的视角或视野。这对于未来心理学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主要内容 1.后现代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及其理解 2.后现代心理学与现代心理学的关系 3.后现代心理学与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分歧 4.与西方心理学三大势力的关联 5.优点及其局限 6.前景展望及其评价 后现代思想的发展阶段 1)1934-1964是后现代文化思潮的术语开始应用和歧义迭出的阶段 2)60年代中期和后期是后现代文化思潮与现代主义精英意识彻底决裂并呈现一种反文化和反智性思潮阶段 3)1972-1976是正式出现存在主义的后现代主义思潮阶段 4) 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是后现代思潮概念日趋综合和更具包容性的阶段 哲学背景 科学哲学观念的更新 20世纪20年代,逻辑实证主义在科学哲学界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到了40年代,新一代哲学家开始挑战逻辑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随着否争论,科学历史主义和科学实在论的粉墨登场、实力壮大和对逻辑经验主义的尖锐批判与反动,实证主义在科学哲学领域一统天下的格局便土崩瓦解了。 后现代哲学理念的助势 后现代哲学理念对心理学后现代转向的影响是直接而明显的。一些后现代学者已经自觉不自己的运用后现代的观点视界分析现代心理学的境况及人类心理与行为的机制,而一些后现代大师如利奥塔、拉康、库恩等也开始对心理学的后现代转向进行操作和构画。 科学背景 现代科学视野的转向 上个世纪之交,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兴起瓦解了机械论自然观的根基,诱发和促进了整个自然科学的改观,导致了人来宇宙观和世界观的重大改变,并且还带来了科学技术的空前进步,并使现代社会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二战前后,电子计算机、控制论、信息论和运筹学与一般系统论等出现,加上耗散解构论、协同论和突变论这新三论的相继问世,导致了机械决定论、机械因果论和机械还原论的衰落,由此也带来了规律观的变革。 后现代科学精神的导引 后现代科学对人类发展表现出深切关怀和无限忧虑,处于后现代境况中的后现代科学家和哲学家们,也充分认识到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 心理学背景 在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冲击下,一些后现代心理学思想研究的学者对后现代文化思潮的理论观点、特征及其对心理学后现代转向的影响,都有着深入的了解和清醒的认识,在库恩、利奥塔、德里达、福柯、哈贝马斯、罗蒂等后现代思想家的努力与呼吁下,实证主义所主张的价值中立的原则立场已经土崩瓦解了。 以实验心理学为主体的科学心理学,在解决深层次的社会、文化、艺术等问题方面,一直显得力不从心。他们都自觉不自觉的回避目前尚无法用客观的方法来验证的心理学问题。但是这种回避是无济于事的,而正是这些学科发展中的弱点导致了7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迅速传播和后现代心理学的蓬勃兴起,心理学自身的矛盾运动和后现代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后现代心理学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坚实的基础。 后现代心理学大师、丹麦著名教育心理学家 斯丹纳?苛费尔(Steinar Kvale) 主要著作有《心理学与后现代主义- psychology and postmodernism》论文集 后现代主义不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