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腰肌劳损按摩康复治疗40例临床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腰肌劳损按摩康复治疗40例临床分析
冯艳洁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南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0)
【摘要】 目的:探讨腰肌劳损患者的康复推拿治疗。方法:对2014年收治的腰肌劳损患者40例临床推拿按摩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腰肌劳损患者经治疗症状体征完全消失3例,症状体征基本消失3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结论:在急性发作时,各种症状均显著加重,腰椎生理曲度改变,并可有肌肉痉挛,腰脊柱侧弯,下肢牵制痛等症状出现。舒筋通络,温经活血,解痉止痛。
【关键词】腰肌劳损;推拿按摩
【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9-0304-02
腰肌劳损患者有长期腰痛史,反复发作。腰部酸痛,时轻时重,缠绵不愈。酸痛在劳累后加剧,休息后减轻,与天气变化有关。腰腿活动一般无明显障碍,但活动时有牵制不适感。在急性发作时,各种症状均显著加重,腰椎生理曲度改变,并可有肌肉痉挛,腰脊柱侧弯,下肢牵制痛等症状出现[1]。选取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腰肌劳损患者40例临床推拿按摩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40例腰肌劳损患者,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6~52岁,平均36岁;有腰部外伤史17例,不明原因腰痛4例。
1.2 方法
1.2.1急性劳损 局部封闭压痛点,躺在硬板床,加上骨盆牵引,口服止痛药。按摩的小关节紊乱是非常有效的,有时立竿见影。其他常见的旋转按摩,绘画和震动技术。疼痛缓解后,腰背肌肉尽快做,配合理疗,促进肌肉的恢复。肌肉训练,以防止复发。特别应注意平衡背部腹部肌肉的训练。不见意围腰围,因为使用将影响病人的腰部腰椎意识的锻炼,患者有依赖感。长期使用腰围,腰部的血液供应较差,不利于肌肉的恢复。增加腰肌劳损复发的可能性之后。
1.2.2慢性劳损 可在压痛点进行局部封闭。配合使用药物口服、按摩、理疗、针灸。纠正和治疗原发病,加强背腹肌锻炼。对运动员,有时还需坚持训练,这种情况下可以临时使用腰围,以起保护作用。对有严重疼痛者,还可采用骶管滴注疗法或骶管封闭,2周1次,3次为1个疗程。
1.2.3中药治疗
1.2.3.1寒湿内阻 症状:腰背沉重板滞,晨起较重,活动后减轻。阴雨加重,两膝无力或胀重而痛,按之酸痛,痛有定处。周身倦怠,嗜卧,饮食乏味,大便不爽。脉多沉缓,舌胖。治法:益气健脾,蠲痹除湿。处方:睥俞,胃俞,肾俞命门,委中,阴陵泉。刺灸方法:背俞穴及命门均施补法,余穴均施以泻法,或针后加灸。方义:取脾俞、胃俞、阴陵泉以健脾,运化水湿[2]。肾俞、命门壮肾阳而使中土得旺,运化有权,故此皆为治本之法。背俞皆在腰背,又可疏通腰部经络而止痛,兼治其标,委中主腰背之疾的要穴,以止疼痛。
1.2.3.2肾气不足 症状:腰膝酸痛,腰腹有下坠感,遇劳加重,休息后减轻,夜尿频数,或余沥不尽,神疲乏力。舌淡,脉多沉.而无力。治法:补益肾气,壮腰止痛。处方:肾俞气海俞上髎关元气海委中绝骨。刺灸方法:诸穴均用补法,其中关元、气海、背俞穴针后加灸。方义:取任脉关元。气海针灸并用,以温阴益气。取肾俞、气海俞,髓会绝骨,以补肾壮腰。上髎为局部取穴,配委中以疏通腰部气血而止腰痛。
2.结果
40例腰肌劳损患者经治疗症状体征完全消失3例,症状体征基本消失3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
3.讨论
腰背部及腰骶部积累性的肌肉、筋膜、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是腰痛病人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外伤劳损而伤及经筋,气滞血瘀;或体弱多病,肝肾亏虚,气血运行失调;或风寒湿外邪侵袭,痹阻络道,不通则痛而成。习惯性姿势不良或长时间的反复过度的体力劳动或运动及某些特殊职业,经常需要腰部单一姿势连续的活动和某一固定姿势等,常可导致腰部负荷过重或使腰肌处于长期的高张力状态而造成腰肌的疲劳和损伤。这些长期反复多次的所谓积累性的损伤,致使腰部肌肉与韧带的协调作用被破坏,脊柱内外平衡关系失调,腰部稳定性变差,韧带发生损伤、变性,造成腰肌劳损而出现腰痛。本病多见于青壮年,有反复用腰的职业特点者多发。其临床特征为反复发作性慢性腰痛,腰部功能活动受限。
慢性腰肌劳损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外伤史。疼痛多为隐痛,时轻时重,反复发作,休息后减轻,弯腰劳作后加重,常喜用双手捶腰,以减缓疼痛。少数患者有臀部及大腿后上部胀痛;腰肌或筋膜劳损时,骶棘肌处,髂嵴后部或骶骨后面腰背肌止点处有压痛,棘上或棘间韧带劳损时,压痛点多在棘突上或棘突间。腰部劳损与寒湿并病者,阴天腰痛加重,重着
文档评论(0)